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的躯体化是借助于身体这一媒介,对情绪的表达方式之一。对于抑郁躯体化及其影响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大量研究证实了抑郁躯体化妨碍了抑郁诊断,并从某些角度探讨了影响躯体化的因素。但总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抑郁躯体化概念界定较为模糊,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其机制以及临床价值尚不明晰等。本研究通过自编抑郁情绪躯体化研究工具,从整体上调查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现状,考察抑郁情绪躯体化的心理社会机制并构建整合模型,同时探讨抑郁情绪躯体化的预测功能。论文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在对抑郁躯体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如研究手段比较单一、没有抑郁躯体化专门的研究工具以及没有对抑郁躯体化机制的深入探讨等,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即从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表达特征出发,构建抑郁情绪躯体化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同时,以该问卷为测量工具,拟探讨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形成的前因与后果。在第一章的基础之上,第二章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并初步构建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路线。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实证研究部分,第三章从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表达特征出发,构建抑郁躯体化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第四章以编制的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为测量工具,初步探讨了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形成的前因,并构建整合的心理社会机制模型;第五章通过与PHQ-9的对比研究,初步探讨了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的预测功能。第六章在回顾前面五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研究发现,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具有多维结构,能有效测量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躯体化程度;通过构建抑郁情绪躯体化形成的整合模型,发现人格、污名、述情障碍和防御方式分别是影响抑郁躯体化形成的重要心理社会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抑郁情绪躯体化能有效预测自杀意向和专业性心理求助。本研究系统梳理抑郁躯体化这一概念的发展脉络,具有理论价值。另一方面,研究深入了解躯体化症状在抑郁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对抑郁情绪的自知与求助行为,对大学生抑郁情绪以及由此导致的自杀行为有重要的预防作用,能帮助高效心理健康工作者能更加有效的甄别抑郁情绪及由此导致的负面后果,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