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情绪因素为现代人的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失眠因素,为达更好的生活状态与有效治疗现今的失眠,将近代中医治疗失眠与情志因素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为临床和科研组方在情志致失眠的治疗上提供客观的理论及施治依据,并结合情志致失眠的证型、病性及病位,给予现代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一个以情志出发的辨证思路观点。方法:本文以2008-2018年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治疗失眠与情志因素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37篇文献,其中包括219篇有关证候研究的文献和118篇关于常用方药的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包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描述性分析(频率),来分析探究失眠与情志因素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证治规律及调护。为临床和科研组方在情志致失眠的治疗上提供客观的理论及施治依据,总结情志致失眠的病位、病性、证型和常用经方及治法。结果:1、常见证型:肝气郁滞型,痰火扰心型,心脾两虚型,瘀血内阻型,肝火扰心型,心肾不交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肝血亏损型,肾阳虚型,阴虚火旺型,心胆气虚型,脾胃气滞型,肝阳上亢型,心火炽盛型,肾阴虚型,心阴虚型。其中肝气郁滞型,占总病例数的18.62%。2、常见病位:分别为肝出现率为34.47%、心出现率为28.10%、脾出现率为15.07%、胃出现率为10.75%、胆出现率为7.28%、肾出现率为3.47%、肺出现率为0.86%。3、常见病性:频率≧5以上的分别为:气滞占24.40%,火占18.51%,血瘀占13.75%,血虚占11.75%,阴虚占9.35%,气虚占7.06%。4、常用方剂:文献统计分析后,其中最常用的酸枣仁汤总频次83,占使用率10.05%;较常用的有血府逐瘀汤总频次57,占使用率6.90%;甘麦大枣汤总频次45,占使用率5.45%;归脾汤总频次44,占使用率5.33%;黄连温胆汤总频次43,占使用率5.21%。5、常用的治疗方法:排列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总频次429的疏肝法、总频次409的清热法、总频次396的安神法、总频次345的益气法,以上这四种治法占所有治法总频率的45.86%,其中疏肝法最多占所有治法总频率的12.46%,其次为清热法、安神法、益气法、滋阴法,可见各医家对情志致失眠治疗的认识,在清热解郁、疏肝理气、滋阴安神有较多的共识。结论:通过文献分析和研究,初步得出结论,情志致失眠的致病性质以实证居多,以气滞及火邪为主;病位以肝、心为主;证型以肝气郁滞证、痰火扰心证和心脾两虚证为主。可以说明当情志因素作为失眠的诊断基础时,五脏中的肝为主导地位,气郁化火,火扰神明为主要病机。肝气的条达与否,可能是情志致失眠的重要因素,而肝的疏泄与藏血的生理功能在情志致失眠发展过程中,亦关系着人的整体阴阳、气血的运作,与情志致失眠的预后有主要的联系。所以治疗上以疏肝清热、泻火安神为主,加减配合益气、滋阴及化痰等法。经方多选用酸枣仁汤、血府逐瘀汤、甘麦大枣汤、归脾汤、黄连温胆汤为主。配伍方面多辛散与酸收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行气生血以调肝,滋阴泻火以安心神,用药主要以酸枣仁、茯苓、柴胡、炙甘草、白芍、远志、半夏、当归、龙骨、牡蛎、白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