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二十世纪纷繁迭出的文学批评流派中,有一支批评流派值得我们关注,它就是新批评派。新批评派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之后流传到美国,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批评领域大放光彩,并深入到美国大学校园的文学教学当中。直到现在,新批评派的一些理论仍然为人们所应用,它所提出的“新”观点和“新”论述对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新批评派之所以“新”,表现在它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尤其是对十九世纪后期维多利亚式批评方法的反叛上。新批评派出现以前,文坛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一种经验式和感受式的批评方法。文学批评不是针对作品本身,而是去探究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个人感受,并以此为依据判断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判断对文学作品来说并非十分客观,因为文学批评并不是批评者本人的主观判断,而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东西---语言却被遗忘了。为此,新批评家大胆提出了文本中心的理论,强调诗歌的本体性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并伴以相关的应用,最终使其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英国美学家T. E.休姆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虽然不是新批评家,但对新批评派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前者提出了结束浪漫主义漫无边际的批评,而后者则提出文学批评回归到语言层面―――这两点为新批评派的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批评派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早期(1915年至1930年),鼎盛期(1930年至1945年)和后期(1945年至1957年)。早期的代表理论家是诗人T.S.艾略特和英国诗人瑞恰兹。艾略特在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了非个性化理论,要求诗应该是逃避感情、逃避个性,而诗人在创作中要找到客观对应物来表达情感。这使得人们将注意力放在了诗、而不是诗人的经历上。瑞恰兹则是将语言分为科学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诗歌是情感性语言,是伪陈述。他的理论为新批评派所接受,因为文学是一个独立的统一体。鼎盛时期的新批评派可谓是理论迭起。约翰?兰色姆和他的三个学生艾伦?泰特、克林斯?布鲁克斯和罗伯特?沃伦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兰色姆的《新批评》集中了他诗歌“本体论”的中心思想。泰特的“张力”一说、布鲁克斯的反讽、悖论,以及沃伦的纯诗与不纯诗理论等都对新批评派的理论在文学批评的应用方面起到了中坚的作用。雷内?韦勒克、威廉?维姆萨特和蒙罗?比尔兹利等是二战后期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后两者的杰出理论是“感受谬误”和“意图谬误”,他们进一步强调了作品文本的重要性。而韦勒克对前期的新批评派理论作以总结,并关注了其他文学流派,从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新批评派的缺点。本文将纵观新批评派的发展历程,对其方法论作以总结,并分析新批评的优缺点。目的是通过对这一批评流派的分析,得到新批评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启示和今后我们在文学批评中应注意的问题,即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关注语言、关注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