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之一,其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早已被人们所关注,而追寻经济增长背后的根本原因已成为了众多学者的焦点。关于金融发展是否对经济增长有实质作用也成为了争论的话题,但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和各种分歧的弥合,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人们不再满足于金融抑制等外生金融理论,打破了将金融发展看作外生于经济体系的格局,停止了金融发展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争论,开始认识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转向对金融发展的内生形成及其功能,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研究。时至今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依然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严峻挑战。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率先实现了经济体系的稳步回升,且金融市场规模及结构自身也保持着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内生关联,能深刻分析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及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中国过去三十年基本顺利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年均增长率高达9.7%,无疑是增长奇迹。研究和解释过去三十年奇迹般增长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标准的经济理论认为高储蓄率、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科技进步、良好的投资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利于经济增长。中国的持续高速增长倚重于将标准的经济理论运用于现实。但为何其他发展中国家没有采取相应的经济理论作为指导?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并无奇迹可言。从标准的经济理论与中国丰富而又独特的国情出发,必然能强有力的解释中国增长的奇迹。本文的作用机制研究,从金融发展的角度,结合本国丰富而又独特的国情,为解释中国经济奇迹提供一个参考。
本文研究方法大体上遵循理论分析→数学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取得相应的结论。研究的内容沿着主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及趋势→初步描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基本框架(六大机制)→在前述的基础上构建内生增长模型,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两大机制检验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实证检验金融发展通过六大机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具体来说,本文研究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早期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功能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理论和实证研究状况;同时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特征事实出发,初步描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本框架。一方面基于内生增长,从两大机制--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构建内生增长模型进行理论检验:(1)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金融发展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或技术进步;(3)人力资本或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基于内生关联,从六大机制--资本形成、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产业联系、产业升级、制度变迁--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1)金融发展确能通过六大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长期稳定与因果关系;二者与六大传导变量间的长期稳定和因果关系。(2)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即经济增长及六大传导变量对金融发展外生冲击的反应程度和持续时间;经济增长对六大传导变量外生冲击的反应程度和持续时间。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理论上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机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及转型经济期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统计描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本文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本框架。
根据研究分析的需要,对大量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得到了金融发展量化指标、经济增长及其相关因素的时间序列。这些数据显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变化历程及变动模式,以及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及金融效率多角度对金融发展进行量化比较,得到的结论是:金融体系基本框架形成,金融规模迅速扩张,金融结构趋于合理,金融效率稳步提升。从金融规模上看,快速的经济货币化率主要依靠储蓄存款来拉升,金融相关率主要依赖于贷款总额的增速,而经济证券化水平还相对较低,表明中国金融规模的高水平和高增速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信用(货币和金融贷款)而非直接金融资产(债券和股票)。金融结构上,银行不再是唯一的融资渠道,但股票和债券的兴起并未打破银行垄断市场的局面。企业融资更偏好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而中小型民营企业依然贷款难。从金融效率上看,政府垄断下的银行业结构在逐渐被打破,银行之间竞争程度的加剧,将更有利于资金向生产力更高的私有部门流动,进而提升资金配置效率。
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经济增长及其相关因素(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产业联系、产业升级、制度变迁等)间的相关关系。具体为:六大因素分别与经济增长间呈现较强的正向及非线性关系。其中资本存量、科技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存量、产业联系变量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产业升级及制度变迁变量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增的趋势。
通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及其相关因素的特征事实,初步提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本框架。金融发展可能通过资本形成、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产业联系、产业升级和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具体为:(1)资本形成。金融发展能促进物质资本积累,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力。(2)人力资本。金融发展能为借贷提供便利,缓解了人们的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提高了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3)技术创新。金融发展而不断提升的金融功能,成为了技术创新的温床。(4)产业联系。金融发展能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企业整合及强化产业聚集,有利于经济增长。(5)产业升级。金融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转化,从而带动经济增长。(6)制度变迁。金融发展有利于所有制改造、加速市场化进程及对外开放度,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2.通过内生增长模型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两大作用机制(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研究,笔者认为金融发展确能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大渠道促进经济增长,且两种渠道的作用大小取决于人力资本部门和研发部门的生产效率及两种要素在最终产品部门中的产出弹性。
结合罗默和卢卡斯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考虑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种渠道之间的关联性(人力资本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研发),将两种渠道同时纳入模型并运用比较静态分析,发现:(1)金融发展确能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大渠道促进经济增长。其一,金融发展带来更高的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的平衡增长率。给定金融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从技术创新角度看,良好的金融体系保证企业稳定的资金来源,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发明,加快知识存量的增长速度。从人力资本积累看,完善的金融体系减缓人们对于收入冲击下的预防性储蓄,降低流动性约束,从而能使更多的资金流向教育投资,带动了人力资本存量的稳步增长。其二,人力资本积累或技术创新促进更高的产出增长率。给定研发部门的产出效率提升,研究人员利用现有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大量的研发活动,提高研发部门的知识存量,而速度不断上升的科技增长提高了最终产品部门的产出。给定人力资本部门的产出效率提升,通过基础设施投入、人才引进等更有效地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并且能充分提升人才在最终产品部门中的生产效率。(2)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条渠道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比较,取决于人力资本部门和研发部门的生产效率及两种要素在最终产品部门中的产出弹性。当技术创新渠道的效应更大时,来源于与之相关的产出弹性大于人力资本渠道相关的产出弹性,即金融服务在研发部门中的产出弹性、研发资本在最终产品部门中的产出弹性更大。反之,当人力资本渠道的效应更大时,原因在于金融服务在人力资本部门中的产出弹性、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本部门中的产出弹性、及人力资本在最终产品部门中的产出弹性更大。
与此同时通过对内生增长模型的构建,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最终产品,更多地将被投入到金融部门,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政策的扶持等,反过来,经济增长能带动金融发展。另外,通过对内生增长模型的均衡路径分析,发现经济体系对金融发展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滞。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构建的经济体系中,面对金融发展参数的外生冲击,如金融部门中的产出弹性,经济体系并不能迅速做出反应,而是由初始增长率逐步向新的稳态增长率演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研发资本、金融资本及总产出的增长变化均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3.基于内生关联理论,结合标准经济理论探讨的途径和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际特征,对中国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金融发展确能通过资本形成、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产业联系、产业升级和制度变迁等六大渠道作用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