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污水处理厂排放尾水、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排放尾水等污水虽符合上海市排放标准,但相较于更为严苛的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仍然超标。此类水体排入地表水水域,会造成地表水受污,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使水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污水净化迫在眉睫。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作为生态型水处理技术,低投入、低能耗,且能稳定有效净化污染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水处理厂排放尾水、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排放尾水等污水虽符合上海市排放标准,但相较于更为严苛的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仍然超标。此类水体排入地表水水域,会造成地表水受污,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使水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因此污水净化迫在眉睫。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作为生态型水处理技术,低投入、低能耗,且能稳定有效净化污染物,因此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水处理。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人工湿地最显著的生物特征,除自身可以吸收氮磷外,还可通过根系分泌氧气和代谢物影响微生物分布与活动,进而影响湿地净化效果。并且,湿地植物还具有生长特性可以营造景观空间。因此,植物对人工湿地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工湿地实际应用时多采用单种植物种植模式,以方便操作与管理。但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单一物种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低,景观异质性低,观赏性差;系统结构简单,其稳定性和弹性降低。且单种水生植物的污染物净化效果单一,难以有效净化复合型污水。基于此,考虑将多种水生植物组合,形成植物群落,提升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一方面,不同种类水生植物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同,搭配种植可以提升湿地系统对复合型污水的净化效果;不同植物根际富集的微生物存在差异,不同植物搭配种植,有利于提升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结合景观设计学理论,将多种水生植物搭配,形成湿地系统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象,提升湿地景观多样性,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打造优美的亲水平台,提高湿地系统的经济价值。因此,本实验从植物净化效果、株高、生长期、花期等角度,筛选了 7种上海地区常用湿地植物,结合时间、空间异质性等生态学理念,构建4种植物群落并相应地形成4种人工湿地CW-G1、CW-G2、CW-G3、CW-G4,7种植物单种对照人工湿地及1个空白对照,探究植物群落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影响机理,结果如下:(1)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的效果:分析了不同进水污染物浓度条件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条件下,人工湿地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OD及TN去除率在C/N 比为4/1时达最大值;TP去除率在进水TP浓度为2 mg·L-1时达最大值。氨氮、硝氮、亚硝氮去除率在HRT为4d时达最大值;TP及COD去除率在HRT为3 d时达最大值,之后呈不显著的上升或下降。因此,确定系统进水浓度条件为COD、TN、TP 分别为 120 mg·L-1、30 mg·L-1、2 mg·L-1,HRT 为 4d。此外,研究了植物群落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物群落处理CW-G1及CW-G3可以提升湿地周年的污染物去除率,植物群落处理CW-G2及CW-G4的污染物去除率有高有低,净化效果不稳定。(2)植物群落影响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的机理。水质分析表明,CW-G3(黄菖蒲+鸢尾+灯芯草+铜钱草)对碳、氮、磷均具有较好的去除率,是最佳植物配置方式。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去除率与POD酶活性正相关,MDA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负相关;COD去除率与可溶性糖含量负相关;总磷去除率与各生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污水胁迫后,各生理指标随胁迫时长变化情况表明,CW-G3中植物可以快速提高POD酶活性,响应水分胁迫,降低MDA酶活性,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根系电镜扫描结果表明,CW-G3的植物通气组织发育良好,结构完整。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CW-G3富集大量好氧异养型脱氮菌;根系分泌物非靶向代谢结果表明,CW-G3 装置内 Arachidonic acid,Linoleic acid,Oleic acid 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C/N 比条件下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影响微生物分布的环境因子是氧气、碳及氮,CW-G3中植物可通过发达的通气组织影响根际氧气和有机物含量,进而影响微生物的富集与分布,提高湿地系统污染物去除率。本研究构造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湿地植物群落,提高了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效果,提升了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稳定了湿地系统结构,并为人工湿地工程建设、植物筛选与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科技支撑。
其他文献
罗非鱼以其低脂高蛋白、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孩食用的特点在近年来深受水产品消费市场的喜爱,以绝对的优势在鱼类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目前国内对罗非鱼肉的精加工以及深加工进程一直较为缓慢,因此也限制了罗非鱼在我国的发展。为了提高罗非鱼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罗非鱼的高值化利用,提升罗非鱼食用的营养价值,本论文通过对罗非鱼肉体内脂质成分进行研究,以此来探究罗非鱼所含有复合脂质在清蒸过程中从罗非鱼
有效掌握草地植物种群变化及消长,是划分草地类型,明确草地退化和修复现状,以及保护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基础。本研究以集中分布于新疆的伊犁绢蒿荒漠草地主要植物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以及裸地为识别对象,在4月、6月、9月利用地面高光谱成像仪、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多源信息,分析植物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变化规律及趋势,提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鱼类典型的变态模式生物,其在生长阶段需要经过一个剧烈的变态过程,尤其是右眼左移和生活方式由浮游型转变为底栖型,使得牙鲆视觉感光系统发生适应性改变。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通过与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TR)结合诱导牙鲆仔鱼的变态过程,进一步加快视觉感光转导系统的适应性改变。在视
为探讨封育对荒漠草地土壤特征的影响,以天山北坡巩留县、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奇台县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为对象,采用常规方法,通过对土壤全氮、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及其质地组成的测定,明确其对封育响应的异同,同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RDA冗余分析和SEM结构方程等统计学方法,探讨气候因素、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对土壤氮素含量及其质地组成的
目前我国全面禁止使用含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饲料,抗生素的替代物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金银花中含有大量的绿源酸,绿源酸具有优越的抗菌、抗病毒和调节血脂的性能,使得其在替代抗生素发挥功能上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随着制药业的兴起以及保健产品和食品市场的扩张,对绿色健康添加剂绿源酸的需求也是逐年增加,但目前市场上的绿源酸供应短缺,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从金银花中提取绿源酸的工艺水平不足。本论文主要针对
仙鹤,即丹顶鹤,作为一种典型的长寿涉禽,是我国文化史中不可多得的独具自己文化意蕴的物种。现阶段我国国内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相较于其他领域的比拼,我国的文化实力发展仍然停留在相对较弱的地位,精神以及物质的发展相对十分失衡,人们迫切希望能够改变这一现状。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则需要尤其关注开发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从而实现文化可辨识度的提高。我国民众自古就对仙鹤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很多诗词歌赋当中都有关于仙鹤
撒拉族是我国甘青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孟达清真寺融合了内地中原文化、西北伊斯兰文化,形成了具有撒拉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清真寺营建艺术,使其青海省撒拉族的建筑更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青海省大量的宗教建筑接地而起,原有的宗教建筑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多建筑形式为单一的阿拉伯式清真寺建筑,失去了青海地区所独有的民族文化特性。孟达清真寺至今已有600年历史,承载了
新疆野山杏在我国分布较广、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已有研究表明,野山杏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wild apricot,TFWA)可以减轻小鼠足肿胀和渗出等炎症反应。肠道菌群与宿主的生理功能、炎症与免疫、健康与疾病密切相关,但TFWA对雏鸡的抗炎效果研究特别是对宿主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匮乏。采用TFWA提取物研发畜禽抗炎药物或保健剂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因此,
氟元素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适量的氟有利于人体牙齿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内酶系统的正常运行,而摄入氟过量却会导致氟斑牙、氟骨症等氟中毒现象,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目前,世界性的水体氟污染现象已经引起全球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快速推进是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乃至饮用水氟污染的重要原因。吸附法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经济有效且具有一定选择吸附性的水处理方法,在除氟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但现有的吸附剂在操作过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畜的流通极其频繁,这使得家畜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传播更加迅速。目前布病诊断、免疫、预防等各方面也有较快的发展,但针对布病的排菌期实用诊断技术仍然缺乏,这为有效防控布病、净化牛群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建立有效的牛布病排菌期实用诊断技术流程尤为重要。本研究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微量试管凝集试验(MAT)、荧光偏振试验(FPA)和半抗原琼脂扩散试验(NH-GD)进行布病抗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