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荔枝螺为福建海域常见的食用螺类,可入药,由于自然分布的地域性,国内外对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还较少,本论文以海洋荔枝螺为研究材料,对其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以及抗癌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探讨,试图解释其抗癌活性机制及物质基础,为海洋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以及其抗癌活性筛选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对海洋来源的天然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荔枝螺为研究材料,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对其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用薄层色谱、硅胶柱层析以及制备型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细胞增殖检测、细胞凋亡坏死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以及PARP蛋白的剪切等手段分析细胞水平的抗癌活性,解释其抗癌机制。经过硅胶柱层析对荔枝螺提取物进行初步分离得到的组分EA-2用CCK-8溶液检测证明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肝癌细胞QGY-7703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药物浓度高于40μg/ml时,两种癌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56%),EA-2对MCF-7和QGY-7703的IC50分别为28 μg/ml和46 μg/ml。EA-2使乳腺癌细胞MCF-7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细胞形态发生凋亡式变化,凋亡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同时能够使肝癌细胞QGY-7703发生PARP蛋白剪切,加入泛Caspase抑制剂后细胞存活率增加,说明其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致凋亡的方式实现的。最后通过硅胶柱层析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活性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化合物(98%),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对其进行结构鉴定,证明其为 6-溴靛红(6-bromoisatin)。大多数的天然药物来源于陆生植物,因其安全、毒副作用小的特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实验对21种植物来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并用同样方法对其抗癌活性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21种化合物作用于人膀胱癌细胞T24和KU-19-19,筛选出能够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然后通过细胞增殖、凋亡坏死、线粒体膜电位等检测手段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筛选结果显示葫芦素B对T24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葫芦素B能够使癌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经Hoechst33342以及PI染色后可观察到凋亡细胞数量随药物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也证明了葫芦素B以致凋亡的方式实现了抗肿瘤作用。葫芦素B的抗癌活性于荔枝螺抗癌活性同样是由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实现的,可为海洋及陆地来源的天然产物抗癌活性机制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