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对朱熹哲学的本体论思想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朱熹哲学的本体论所要论证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之源就是人的价值之源,存在与价值是统一的。
儒家思想从先秦开始就有价值优先的倾向,孔子奠定了“仁”的内在性原则的基础;《易传》开始把儒家的人伦价值与宇宙观合而为一;《中庸》进一步将价值本体融合于庸言庸行,并且用“诚”将价值本体引向内在心性;孟子则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著名公式,开创了儒家心性本体论的先河。
但是儒家的心性本体理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并未继承孟子而继续发展。隋唐以后,佛教以其精致完备的心性本体论压倒了传统儒学“交通生育”的宇宙生成论。为了复兴儒学,儒家学者开始自觉挖掘古老的儒家经典,旨在构建儒家自己的心性本体理论,以此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朱熹的本体理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朱熹借鉴了佛学的心性理论和自北宋以来其他儒家学者的理论成果,直接从社会伦常中抽象出价值本体,构建了远比佛教心性本体论更缜密、更丰满精致的理气二元的本体理论,使儒学在理论上彻底击败了佛学。
朱熹的本体论以人伦价值思路立体,他的“理”本体既是自然又是当然,而且当然含盖自然,并通过“理一分殊”的原则,实现了理论上的超验之理对具体万物的统摄,最后形成了以“道心”消融“人心”和“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标准。为了使本体之“理”真正体现存在与价值的统一,朱熹构建了心性理论,他通过两次针对《中庸》已发未发说的“中和之悟”,使儒家人伦价值本体浸润其中,为其“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修养功夫奠定了基础。
朱熹的功夫体系是他本体理论的最终体现,从小学到大学的为学次序以及先知后行的原则,都是为了彻底贯穿儒家人伦价值本体。通过功夫体系,修道个体达到把当然化为自然的境界,并最终体现在本体论的终极价值目标一内圣的人格上,圣人一身,浑然天理,体现了存在与价值的高度统一。
朱熹的人伦价值本体论有人伦泛化的趋向,导致了理性对感性的极端排斥和功利意识的淡化,最后发展为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其功夫体系中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抵牾也是他的体系中一个不可解的矛盾。
朱熹的本体理论把儒家善的价值追求提升并泛化为一种普遍的理性化要求,使价值理性的主导地位由此而得到最终的确立。
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出现了人与自然、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关系的种种危机,这些危机内在地蕴涵着形式的合理性(工具合理性)与实质的不合理性(价值层面的不合理性)之间的冲突,它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合理性的危机。朱熹本体论思想所蕴涵的价值理性优先的思路,对于解决当今的合理性危机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