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上海市职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沪籍学生引起了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他(她)们的社会融合问题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上海市职业学校非沪籍学生分为随迁子女和外省市学生,外省市学生又包括普通外招班学生和对口支援班学生。其中,随迁子女来沪时间较长,对上海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较为熟悉,与上海本地生和社会的融合度相对较高,但也不排除不融合的方面;外省市学生(普通外招班学生和对口支援班学生)来沪时间较短,对于上海的一切都比较陌生,必然面临如何与上海本地生和社会相融合的问题。不管怎样,非沪籍学生始终是区别于上海本地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她)们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着社会融合的问题。若非沪籍学生社会融合情况良好,必有益于学生个人和整个社会;若融合情况不好,必将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基于此,笔者对上海市职业学校非沪籍学生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充分了解这些学生真实的社会融合情况。本论文共有六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研究背景、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呈现本文的研究方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构建上海市职业学校非沪籍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框架。首先,梳理社会融合研究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包括格林(Andy Green)社会融合模型和詹森(Th.Jansen)公民实践模型。然后,结合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构建针对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第三章,上海市职业学校非沪籍学生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明确调研目的和调研方案,对385名上海市职业学校非沪籍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在获得调研结果后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0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并从社会融合的四个维度(身份认同维度、人际信任维度、文化认同维度和制度认同维度)呈现量化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调研结果进行合理地分析。第四章,上海市职业学校非沪籍学生社会融合案例研究。首先介绍上海市职业学校三类非沪籍学生的背景信息,然后对其具体的融合情况进行梳理,最后对其融合情况进行分析。第五章,上海市职业学校非沪籍学生社会融合问题对策建议。从职业学校、社区和非沪籍学生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它们应如何做以此促进非沪籍学生的社会融合。第六章,研究反思与展望。总结本文已做工作,从而更好进行后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