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焦虑、抑郁状态及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治疗疗效的影响,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8月1日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CHB合并焦虑抑郁患者234例,将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抗病毒治疗)和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抗病毒治疗+心理干预),各117例。另选CHB不伴焦虑抑郁患者115例作为无焦虑抑郁治疗组(抗病毒治疗)。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肝e抗原(HBe 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相关性。结果1.无焦虑抑郁治疗组、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及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三组的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BMI、病程、文化程度、肝功能指标、血清HBV-DNA含量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前,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和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的SDS、SAS评分均高于无焦虑抑郁治疗组(P<0.05)。治疗后4周、12周、24周、48周,各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在相同时间,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和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的SDS、SAS评分均高于无焦虑抑郁治疗组(P<0.05),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P<0.05)。3.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4周、12周、24周、48周血清HBV-DNA、HBs Ag、HBe Ag及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在相同时间,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和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的血清HBV-DNA、HBs Ag、HBe Ag及ALT、AST水平均高于无焦虑抑郁治疗组(P<0.05),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的血清HBV-DNA、HBs Ag、HBe Ag及ALT、AST水平均低于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P<0.05)。4.治疗后4周、12周、24周、48周,ALT复常率、HBe Ag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HBV-DNA转阴率三个指标,两个焦虑组无论有无心理治疗干预均低于无焦虑组(P<0.05),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ALT复常率、HBe Ag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P<0.05)。5.治疗后12周、24周、48周,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和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HBe Ag阳性患者HBe Ag转阴率、HBe Ag/抗-HBe转换率均低于无焦虑抑郁治疗组(P<0.05),焦虑抑郁干预治疗组HBe Ag阳性患者HBe Ag转阴率、HBe Ag/抗-HBe转换率均高于焦虑抑郁未干预治疗组(P<0.05)。6.治疗后,SDS、SAS评分分别与HBV-DNA、ALT及AST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焦虑、抑郁状态,可影响CHB患者治疗中的HBV-DNA、HBs Ag、HBe Ag、ALT及AST等指标水平变化,在疾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的SDS、SAS评分与HBV-DNA、ALT及AST水平呈正相关;3.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可影响CHB患者的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降低抗HBV治疗效果,影响肝功能恢复;4.焦虑、抑郁状态的干预,可提高CHB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等,提高临床疗效。提示,对于存在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临床需重点关注并积极给予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