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市地表水资源匮乏,长期、高强度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以及管理不当,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产生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及其他次生灾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举措,为压采地下水提供了替代水源。在此背景下,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制定压采方案对于修复涵养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地下水漏斗分布情况,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制定压采方案。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和受水区不同丰枯遭遇情况,通过供需水量均衡分析,分析压采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地下水流模型,模拟压采方案下近、远期地下水位分布,并分析典型漏斗区的地下水位修复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确定了天津市各层组的典型漏斗区的分布,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以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为基础,结合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在visual modflow软件中代入分层组分乡镇开采量、市属井开采量、蒸发量、源汇项、观测井水位及初始水头等数据,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调整参数、反演开采量、进行地下水均衡分析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适用于研究区地下水流场的模拟,均衡分析结果符合天津市地下水的实际开采情况。(2)其次,本文依据不同压采目标设计压采方案,对水源地和受水区的降雨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受水区近几年引水过程数据,计算了不同代表年中引江水量、引滦水和本地地表水资源量,预测天津市近远期用水量。在此基础上,对5种不同的丰枯遭遇情况进行供需水均衡分析。结果表明,除供、受水区均遭遇枯水年的情况下,两种压采方案以水量为参考标准均具有实施的可行性。(3)最后,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压采方案下天津市2020年、2030年地下水位进行了预测。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各层组地下水漏斗面积及中心水位上升速率的变化,分析了各层组典型漏斗的修复效果,两种压采方案尽管在短期内取得效果不甚明显,但从长期模拟结果来看,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天津市地下水位的抬升。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天津市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建立科学管理机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