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频双正交小波变换在图像编码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4m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波变换因其特有的多分辨率分析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和视频编码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矢量量化是一种高效的数据压缩技术,以压缩比大、解码简单和失真较小著称,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和语音压缩领域。本论文主要研究时频双正交小波变换及矢量量化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一维小波变换,并讨论了Mallat算法实现中的边界延拓问题。接着研究了二维Mallat算法,编写C语言程序对图像做二维小波变换,使用Matlab6.5分析了可用于图像编码的小波系数特性。然后介绍了三种典型的小波图像编码算法。矢量量化方面,详细阐述了其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了矢量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码书生成,研究了已有的典型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在讨论Mallat算法实现中边界延拓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对称延拓方式下有限长信号不需逐级计算而直接得到双正交小波系数的分解矩阵和由这些双正交小波系数重构原始信号的重构矩阵的构造原理,详细介绍了相应于9/7双正交小波的分解矩阵和重构矩阵的构造过程,并给出了其基向量和基图形。最后在VC6.0环境下,编写C语言程序,使用大小分别为32×32和64×64的对称延拓方式下9/7双正交小波变换矩阵对经典测试图像进行分块小波变换,对变换后的系数进行EZW编码。实验结果表明,用64×64的矩阵进行压缩编码重构后的图像质量较好;而选用64×64的矩阵做压缩时,将其与使用二维小波变换时得到的实验结果做比较,在比特率为0.01~1.0时,前者得到的压缩效果较好,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平均提高约0.5~1.5dB。在Matlab6.5环境下,设计程序实现了利用64×64对称延拓方式下最大深度小波矩阵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系数重排及矢量量化,比较基本的SOFM算法和改进的SOFM算法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获得多媒体的信息服务,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设备应运而生。陆地移动多媒体广播(Terrestrial Mobile Multimed
数字电视已经进入实用化的阶段,不同等级、不同制式的数字电视业务将长期共存。为实现电视节目资源共享,使数字图像在各种终端设备上显示,经常需要把数字视频信号从一种格式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研究热点,而当前针对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都是利用仿真软件来实现,比如NS2、Opennet、Qualnet等。利用仿真软件来实现对协议的仿真研究有利有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Gallager最早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具有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可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和人们的认识水平,它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发展而且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之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数据包含丰富的地物信息,它不受恶劣天气和夜间的影响,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地达到监测陆地和海洋的目的。对SAR图像的地物目标进行分类无论是在民用还是
多站雷达数据融合是近些年快速发展的一门集合多学科理论的新的研究技术。与单个雷达站相比,在目标探测、跟踪、身份识别以及态势分析和威胁评估等方面,多基雷达可以有效增强
随着网络应用的迅猛发展,组播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视频会议等。视频会议系统是对时延敏感且带宽有限的,这就要求在应用层组播中对每个参与节点都是带宽公平的,以保证参与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无线信道环境中可靠、高速地传输数据是无线通信技术的目标。在带宽有限的无线数字通信系统中,脉冲成形是压缩带宽以及
IP宽带城域网是在城域范围内,以IP相关技术为基础,承载数据、语音、视频等服务于一体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用户提供多种差异化接入方式,满足政府、企业、家庭用户各种宽带业务承载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大量普及,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雷达工作环境的影响加剧,空间电磁环境进一步变得复杂而严峻。面对雷达监测空间内出现的各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