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迹象。它的产生有其理论基础,也有其现实环境。其中,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就是盈余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在这种股权结构中,董事会的监督力大打折扣,高层管理者也都是大股东委派的。所以,为了获得配股、公开增发新股等资格和提升股票发行价格,从而达到在资本市场“圈钱”的目的,大股东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定向增发新股是一种在大股东控制下进行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因此,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的情况下,大股东可能会借定向增发新股之机利用盈余管理进行利益输送。定向增发新股进行融资的方式最近几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发展迅速,但其增发前的盈余管理相比较于其他的融资方式中的盈余管理现象,学者们的研究甚少。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2009-2011年间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来考察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以及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等因素对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和增发前的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后果。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以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司在增发前有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且其盈余管理的类型与定向增发类型有关。其次,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的盈余管理越严重,即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增发前的盈余管理有正向影响。最后,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对增发后的公司业绩存在负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确实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且盈余管理类型与定向增发类型有关。当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时会实施正的盈余管理,当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收购其资产时会在普遍水平上调低盈余管理指标,甚至为负。且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前者对后者产生负向影响,验证了假设2。本文还发现,定向增发前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公司业绩表现越差,这说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的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有负向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五章。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文献回顾,主要从盈余管理定义和国内外学者关于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以及盈余管理产生的后果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介绍。第三部分先对盈余管理产生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随后对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存的在性、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对增发后的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做了理论分析,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对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前文提出的假设,首先验证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其类型,然后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大股东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语,主要包括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和本文研究的贡献以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