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去产能促产业升级,成为深化落实“走出去”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自此,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也增长迅速。截至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OFDI共144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是否和外商直接投资相同,也存在技术的溢出效应,而这又能否带来我国整体的技术进步,回答这个问题对坚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根据已有研究梳理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动机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然后从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投资特点以及技术获取存在的问题等现实情况。接着,通过索罗残差法计算出了国内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作为被解释变量;模型的解释变量是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所得的国内研发资本存量以及L-P模型中的进口贸易渠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另外,加入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时间趋势作为交互项。然后利用构建的模型对中国各省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全样本的存在性检验。最后,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质量以及地区差异划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组别,也对中国国内地区差异进行了分组回归。得到了如下实证结论:第一,通过全样本存在性检验分析,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渠道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系数为正,说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这说明对沿线国家的OFDI增加会提高中国国内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中长期投资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也是显著存在的。第二,在进行差异性分析时发现,制度环境优越的东南亚地区及中东欧地区对中国OFDI产生了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对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异性检验无法辨别出是否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差异。但中长期中制度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都会都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面影响。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差异分析时,在经济和地理距离更为接近中国的东南亚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对其OFDI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最明显,对中东欧也存在显著的正向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对南亚、西亚、中亚、独联体及蒙古区域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在中长期上述地区则均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地区差异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但是中长期中东部地区对沿线国家OFDI提高的全要素生产率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本文最后还根据模型结论和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