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它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这是社会生产的重要部分。社区的公共空间的活力决定了社区社会网络的关联互动的特性和能力,而社区社会性及公共空间的物质构成水平是影响着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水平,还影响社区社会凝聚力及其空间的生产价值。经过城市的发展积淀,旧居住社区已然成为城市肌理中的重要组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区中留存下来的旧居住社区由于管理及更新维护的缺失,整体社区环境品质下降,从而导致了高收入阶层的逃离,社区内部经历了人员重组。现状居民以低收入群体、独立商户主及退休人员为主,还有部分外来租客,居民的经济层次状态较为单一。如何实现社区关系重建,激发社区活力,是城市旧居住社区更新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从长沙市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建设的居住社区中选取了具有时代特点并保存较为完整的四个旧居住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对社区营造相关理论的研究出发,选取物质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视角分别研究旧居住社区公共空间的物质环境现状及社会活动现状;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社会-空间”互动的逻辑对社区现状公共空间活力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并结合环境行为理论对社区公共空间需求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然后综合得出所研究的旧居住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特征及需求特征;最后,从现状特征与需求分析中出发,从社会重塑和物质环境更新设计两个层面探析新发展形式下旧居住社区公共空间活力重塑的思路,得到促进旧居住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持续健康的发展的营造策略。在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的得出了以下结论:旧居住社区呈现出网络整体破碎、局部聚集的特征,商业空间总体凝聚效益较好但受到选择偏好影响,居民的个体性差异譬如年龄、职业、收入等的不同会影响社区内部公共空间网络显示出的结构特征。良好的社区文化、通达性的内部交通、适宜的空间分布、易于识别的空间关系对社区空间活力对社会关系发展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