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人类学刚萌芽的时候,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影视人类学吸收了部分来自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借鉴了影视艺术学的实践模式,在学科成果上形成了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研究文本——影视人类学片。“非遗”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题材,一方面遵循纪录片持有的“真实纪录”特征;但在另一方面,站在传播文化遗产的角度,它与一般纪录片在创作理念和实践方法上略有不同,或者说要求更为严格。文章从影视人类学片的创作理念和原则中切入,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反复思考,提出了有意义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指导。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在说明研究缘起、目的、意义及现状后,主要对“影视人类学”和“‘非遗’类纪录片”的概念和发展进行概述,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异点。第二章探讨影视人类学片的创作理念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指导,通过对“‘美’的呈现”“主题的导向”“镜头的观念”三个方面的研究,提出“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思路。第三章探讨影视人类学片的创作原则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启示,在直接形象性、科学真实性、信息完整性三大原则的基础上,强调“非遗”类纪录片的拍摄方向和发展道路。第四章阐述了影视人类学片的拍摄方式在个人作品《长乐未央》中的创作实践,从中对影片主题的选取及其意义的呈现进行了深入考察,并探究了影视人类学片在田野访谈拍摄、追踪拍摄及蒙太奇和长镜头的运用三个方面在《长乐未央》中的实践价值,是影视人类学思想指导“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影视人类学片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研究文本,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有着深刻借鉴意义。提高“非遗”类纪录片的科学价值不仅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保护、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我们期盼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观照影视人类学片的理念和原则,拍摄出兼具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