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传世名画之一。作品生动再现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的自然风光和繁华市井。拥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社会等人文领域。对于画面本身的空间架构和视觉逻辑研究鲜有人涉及。笔者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汇贯通,逐步深入探究。由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是一个广阔的全局场景。加上其特殊的画幅尺寸和观赏方式,让它在空间展示上拥有了动态叙事的能力。画面本身的视角和视点是在自适应浮动的。虽然这让画面看起来更加自然舒适。但是会造成整体空间结构的扭曲和局部空间的错位。画家通过各种巧妙的衔接隐藏了其间的痕迹,让作品在逻辑理性空间和视觉感知空间之间找到平衡。在《清明上河图》当中,画面中的空间架构非常复杂。作品同时展现了正投影、斜投影、中心投影等多种空间转换的方法。然而这些空间转换方法的理论根基本身却是相互矛盾的。在传统中国画中,之所以能够将这些相互矛盾的透视理论进行结合应用,得益于中国画中的空间建构,源自于对空间概念的哲学认知,而非视觉经验的分析判断。正因为中国画透视是空间逻辑和视觉规律的深度结合,无法使用单一的数学方法进行精确描述,才形成了中国画没有透视法则的假象。广义的透视学是指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图像的方法或技术。只要绘画作品中存在空间展示,就一定有其处理的方法和规律。笔者从中国古人空间世界观的形成,结合空间转换的原理。全方位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空间构架,以此窥探中国传统透视法则的全貌。本文分为四章来探究《清明上河图》中的空间架构。其中第一章主要分析作品宏观上的时空建构,横幅长卷的特殊的阅读方式,赋予了静态的画面以动态的呈现效果;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清明上河图》当中的空间表现的特点;第三章是文章的重心,结合透视学理论和古人的空间认知,着重从理论层面分析《清明上河图》当中空间架构的形成原因,总结空间建构的规律和法则;第四章将宋、明、清三个不同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中的空间架构进行对比分析。跨越时间维度探索中国画透视学的发展方向,以此来验证中国画透视学发展的非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