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开发步伐不断加大以及船舶工业快速增长,对于海洋工程用钢的需求量逐年上升,要求不断升高。为了提高焊接效率,缩短工程制造周期,降低工程成本,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多采用大热输入焊接方式。但采用大线能量焊接,常常会导致焊接热影响区强度和韧性的严重恶化,并容易产生焊接裂纹等缺陷,影响整体结构件的安全使用性能。耐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的开发涉及到冶炼、连铸、轧制和焊接等领域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开发步伐不断加大以及船舶工业快速增长,对于海洋工程用钢的需求量逐年上升,要求不断升高。为了提高焊接效率,缩短工程制造周期,降低工程成本,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多采用大热输入焊接方式。但采用大线能量焊接,常常会导致焊接热影响区强度和韧性的严重恶化,并容易产生焊接裂纹等缺陷,影响整体结构件的安全使用性能。耐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的开发涉及到冶炼、连铸、轧制和焊接等领域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由新日铁的高村和溝口等人提出了“氧化物冶金”,人们发现在钢中引入弥散分布的有益氧化物,能够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核改善HAZ组织,从而提高大线能量焊接性能。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不同氧化物冶金工艺对于提升母材和焊接热影响区的影响,本论文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对大线能量焊接用EH36钢板制备工艺以及氧化夹杂物对钢板焊接HAZ组织性能等方面展开研究。(1)本论文设计了以C、Mn合金系为主的EH36钢成分,并分别进行Ti-Ca、Ti-Ca-N、Ti-Mg三种不同脱氧工艺处理。根据三种实验钢的静态CCT曲线确定TMCP轧制工艺,并对轧制后钢板进行显微组织观察与冲击性能检测。金相观察表明,采用不同脱氧工艺的实验钢在经过TMCP轧制工艺后,轧后组织均为尺寸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的混合组织,各组织间晶界清晰,显微组织均得到有效细化。在0℃、-20℃和-40℃下三种实验钢的冲击功均高于300J,说明均有良好的冲击韧性。证明了采用氧化物冶金+TMCP技术可以得到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焊接母材。(2)针对三种不同脱氧工艺实验钢进行了不同热输入量的焊接热模拟实验。焊接热模拟实验后的-40℃低温韧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实验钢的模拟CGHAZ具有优良的强韧性配合,Ti-Mg处理钢的韧性表现尤为突出,钢中的脱氧夹杂物能够促进大韧窝的形成,从而有效提升焊接HAZ的韧性;金相观测表明采用氧化物冶金的方式可促进HAZ内铁素体的生成,脱氧产物可有效诱导晶内针状铁素体的形核;采用EBSD技术得知采用氧化物冶金技术能够提高焊接HAZ的大角度晶界占比,有效阻碍微裂纹在晶内组织间的传播。(3)夹杂物对于改善和提升焊接HAZ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实验钢中夹杂物的分析表明,有效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的夹杂物是复合型夹杂,既包含有Ti、Ca、Mg的氧化物和Ca、Mg的硫化物,又含有MnS等物质,采用Ti-Ca和Ti-Mg处理的实验钢中可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的有效夹杂物数量较多,分别为9104个/mm2和8584个/mm2,约为Ti-Ca-N钢中的4倍。(4)采用CSLM技术探明,峰值温度的高低和保温时间的长短对于HAZ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有深刻影响;若保温时间过短,原奥氏体无法完全转变为针状铁素体;若保温时间过长,奥氏体晶粒将转变为粗大的板条状贝氏体或马氏体组织。采用Ti-Mg处理工艺更能抑制高温奥氏体晶粒的粗化,提高奥氏体转变生成针状铁素体的能力。
其他文献
铁磁吸波材料是微波吸收材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铁磁Ni-Mn-X(X=Ga,In)Heusler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其铁磁性特征使得这类材料具有成为铁磁吸波材料的潜能。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合金的力学、热学、磁学等方面,而未见对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报道。本课题,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合金
近年来,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问题日益突出,全社会对于节能环保越来越重视,汽车行业不断向轻量化方向发展。由此,对汽车用钢的强度及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轧双相钢由于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匹配,在高强度汽车用钢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以微合金化冷轧双相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连续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以及退火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制备的冷轧双相钢进行了烘烤硬化性能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
氢气不仅是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化工原料。随着电成本的降低,采用电解技术从水中制备氢气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的关键是获得高效、廉价、稳定的析氢催化材料。以Pt系合金为代表的析氢催化材料性能良好,但其成本及组元稀缺性严重地限制了其应用。虽然单元非贵金属催化剂性能较差,但是二元合金催化剂性能有所提高,因此开发非贵金属合金析氢催化剂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为加速相关研发进程,本论文提出将磁控溅
Ti-6Al-4V是目前为止钛工业应用最广泛的钛合金,超过钛的总用量的50%,被认为是钛工业的“基层”。Ti-6Al-4V是一种α+β相合金,可以通过热处理来达到适中的强度。Ti-6Al-4V具有硬度好、重量轻、耐腐蚀和可塑性好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海等工业。本论文分别对以Al粉为还原剂,Na2TiF6和V粉为原料铝热还原制备Ti-6Al-4V及以Al和Al-V为还原剂制备Ti-6Al-4V
双相不锈钢结合了铁素体不锈钢较高强度和奥氏体不锈钢具有的优良韧性,具有良好的耐点蚀性能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正是由于这些良好的性能,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十分迅速。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双相不锈钢问世以来,截至现在,双相不锈钢已经发展至第四代,主要分为节约型和超级型双相不锈钢两个方向。目前,关于双相不锈钢在加热和凝固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机理及铸轧双相不锈钢的脆性相析出行为的研究鲜有报道。
钢管有着工业血管的称号,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无缝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其中穿孔顶头是无缝钢管生产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消耗量最大的工具之一,主要用于实心管坯的开孔成形。顶头在承受巨大的轴向压力的同时还与高温管坯产生剧烈的磨损,每穿制一根钢管就需要进行一次外水冷。这种高温高压,急冷急热的工作环境使得穿孔顶头寿命极短,平均为几十到几根钢管/个。德国西马克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顶头延寿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支持与发展,我国的锻造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是大型钢锭的锻造工艺设计在生产应用中,国内大多数的工厂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生产中积累的经验和大量试验来解决问题,这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工艺复杂、锻造效率低,使得生产成本增大,而且无法保证锻材的质量。因此,针对于大型锻材的锻造工艺方面存在的上述等问题,本文依托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工模具钢及应用”项目之“系列
2024铝合金作为一种高强度硬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飞机骨架零件,如蒙皮和机翼等。但是其耐局部腐蚀能力较差,这严重影响了合金的服役寿命。Al-Ni-Ce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耐蚀涂层材料可用于2024铝合金的表面腐蚀防护。目前对多元非晶合金耐蚀性的元素作用机理研究不够全面,主要由于非晶合金中析出相的影响较复杂,且多组元体系中多种元素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本课题选取Al-Ce二元合金体系,排除了晶体相及其
包晶合金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合金,在非平衡凝固过程中发生的相选择对合金最终的微观组织和性能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在Nd-Fe-B永磁合金相选择现象的研究中发现,大过冷可以抑制初生相的形成,促使具有优异磁性能的包晶相形成。因此,研究包晶合金凝固过程中的相选择既可以提供一种改善合金微观组织的新途径,也能帮助学者们深入了解相选择的规律和机理。本文选择Ni-Ge和Fe-Ge作为模型合金对比研究深过冷熔体中的
双相(DP)钢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汽车用钢,其实际服役过程中的碰撞安全性和疲劳性能受到普遍关注。本研究通过不同强度级别DP钢的高速拉伸实验,研究了 DP钢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微观变形、孔洞形成与断裂机制;通过DP钢悬臂梁弯曲疲劳加载和拉-压对称疲劳加载方式的实验比较,探究了在大应变幅范围下汽车薄钢板疲劳寿命的评价方法;通过不同强度级别的DP钢小尺度样品的悬臂梁弯曲疲劳加载,研究了 DP钢的疲劳损伤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