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碳氮动态特征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管理措施影响农田土壤碳源汇效应。系统研究东北雨养农区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的碳氮库动态特征及稳定机制,对土壤固碳潜力估算和耕地生产力培育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耕作、种植和土壤肥力培育长期定位试验和春玉米的耕作-密度-肥料综合试验为研究平台,从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有机碳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保护机制,以及作物根茬有机物料输入量等入手,深入研究了不同管理措施对农田1m土体中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综合评价了黑土有机碳库对管理模式的响应特征,并结合作物产量筛选了适宜的固碳增氮技术。详细结果如下:耕作模式长期试验表明,相比常规翻耕,灭茬有助于1m土体固碳而免耕利于表聚固碳,灭茬显著降低土壤全氮达13.5%以上,而免耕处理全氮则无显著差异。免耕耕层和灭茬1m土壤的C/N比显著增加,利于相应土层有机碳的矿化减缓与富集。灭茬比免耕更有助于土壤固碳,却不利于土壤固氮。种植方式长期试验表明,合理耕种比休耕有助于更多土壤碳氮积累。休耕和农作处理分别以大团聚体和小团聚体为主,农作较休耕维持了一个较大的稳定碳库。配施有机粪肥,玉米连作比玉-豆轮作和大豆连作更有助于1m土壤固碳增氮。相比其它三种模式,玉米连作增加了土壤中稳定的有机碳库,但其所具有的最大的不稳定有机碳库又极易遭受环境变化影响。土壤肥力培育长期试验表明,施用有机肥提高了0-40cm土体的碳氮积累,施无机肥或秸杆还田增碳效果不显著但利于增氮。施肥使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增加,其中秸秆腐熟和秸秆直接还田增幅较大。有机肥与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结合碳含量,但有机碳库稳定性下降。秸秆腐熟施用是土壤固碳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较好措施,秸杆还田或单施化肥效果差。春玉米耕密肥综合试验表明,玉米产量与0-60cm土体内根茬生物量呈显著二次函数关系,玉米产量可用于估测根茬残留量。中耕起垄耕作对根茬残留量及其在土体内的分布受降水因素制约;密植可促进根茬数量;增大施肥量通常将增加根系生物量。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既获得了高产又增大了进入土壤的根茬有机物料数量,促进土壤固碳。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古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代谢综合征高血糖的中医病名归属、病因病机,中医体质类型的概念、形成机理,及其分类和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阐述了TDS检测仪的原理
<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i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已经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对不同体质的学龄前儿童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空白对照临床试验。根据儿童体质的不同对实验组进行饮食护理,对照组不干预;为期1个学期,以身高、体
本文试图对“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从开辟到最终形成作一个简略的考述。从山东半岛经由辽东半岛,“循水岸而行”至朝鲜半岛,再向南渡过朝鲜海峡的这条“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从史前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入职资格的区别。而高职教师沿用普通高校教师标准认定教师资格,缺乏合理性。建立独立的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制度与评价机制,是优
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铺粉厚度、预热温度及扫描间距是影响SLS成型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激光快速成型机AFS-450制作专门的样件,采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对SLS成型工艺参数进
清华简《系年》保存了关于西周初年“三监”史实的最早记载,为重新考察西周史研究中一直纠结不清的“三监”问题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结合简文、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和传世文献
车载自组织网络是一种专用于汽车通信领域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近年来由于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车载自组织网络由安装有车载单元(On Board
夏季是"苦夏"季节,气候炎热,植物枝叶茂盛,欣欣向荣,古人称为"夏三月,此为蕃莠"。此时,人体并无贮藏养料的功能,因而一般不宜于滋腻补益或进食油腻过重的食物。相反,由于天气
期刊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张謇的法制改革思想主要包括在政治上立宪法,在经济上建法规,在刑事民事上讲人道.这一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法制精神,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