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综合应用双源 CT心脏双期增强检查技术以及双源 CT多种后处理方式,检测房颤患者左心耳内有无血栓,并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结果作为对比,评价双源 CT对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并观察左心耳解剖学形态分型,测量左心耳开口最大径及最小径,观察肺静脉的形态及其变异情况,了解左心耳血栓形成与解剖学形态分型、开口径以及肺静脉变异有无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入选58例自2015.6~2017.3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双源 CT心脏增强检查,若单期增强左心耳处出现充盈缺损影,则增加延时期扫描;若单期增强左心耳内未见明显异常,则终止扫描,所有经双源 CT心脏增强检查的患者在三天内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在双源 CT后处理工作站中以横断面图像为基础,通过多平面重建( MPR)、容积再现( VR)、最大密度投影( MIP)等多种重建方法,检测左心耳内有无血栓,观察左心耳解剖学形态分型,测量左心耳口径,了解肺静脉的形态及其变异情况。 结果:(1)58例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分别为鸡翅型23例、仙人掌型19例、风向标型9例、菜花型7例;18例血栓中左心耳解剖学形态分别为鸡翅型4例、仙人掌型3例、风向标型6例、菜花型5例。18例血栓形成者,左心耳口最大径4.83±0.57,最小径3.14±0.38;无血栓形成者,左心耳口最大径2.97±0.77,最小径2.24±0.44。58例病例中,发现肺静脉变异者6例,18例左心耳血栓形成者未发现肺静脉形态异常。 (2)双源 CT心脏双期增强与 TEE诊断结果有50例一致,包括17例血栓形成,33例正常;8例两者诊断结果不符合,其中双源 CT诊断为正常,TEE诊断为血栓2例,双源 CT诊断为血栓形成,TEE显示正常1例;双源 CT诊断为血流瘀滞状态而 TEE诊断为正常者2例, TEE表现为左心房及左心耳血流慢呈自发显影而双源 CT诊断为正常者3例。双源CT诊断血栓共18例,分别位于左心耳底、体、尖各5例、3例、10例,以左心耳尖部最多见。 双期增强检查对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与 TEE诊断结果相对比,诊断符合率为94.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5%、97.4%,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5.0%,χ2=45.087,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测方法的 Kappa值为0.881,说明两种检测方法对左心耳血栓检出的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单期增强检查对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与 TEE诊断结果相对比,诊断符合率为91.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5%、92.3%,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94.7%。 结论:(1)双源 CT心脏增强检查对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与 TEE诊断结果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双源 CT心脏双期增强检查较单期增强准确性更高,可减少因单期增强造成的假阳性结果。(3)左心耳解剖形态分型与血栓发病率有一定相关性,风向标型最高;左心耳口径增大可作为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肺静脉形态变异与血栓形成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