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启蒙精神的不同轨迹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ouw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立波和韩少功是两个湖南籍的作家,周立波成长于延安时代,韩少功成长于新时期,虽然分属于两个时代,但他们的文学创作都与“五四”启蒙精神有关,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五四”启蒙精神如何在不同时代的作家身上延续和发展的。我们对这两位作家感兴趣,是因为湖湘文化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上都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使得他们具有相似的文化品格。“五四”启蒙精神和湖湘文化是两位作家应对不同时代的思想思想资源,既带来二者共同的文学志趣,也造就了二者不同的文学追求。因此比较两位作家文学思想上的异同,能够对现当代文学的精神流向和变迁,特别是“五四”启蒙精神的持续影响,有一定的启示性。绪论部分,梳理文学期刊和硕博论文中将周立波和韩少功纳入到同一个范围内进行对比的研究方向,分析论文选题的创新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以二者对“五四”启蒙精神继承的轨迹为切入点,探讨继承和超越“五四”启蒙精神的可能性以及现代社会重构精神世界的重要性。第一章,周立波与韩少功都是湖南籍作家,有着相似的文化积累,湖湘文化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突出体现在对“经世致用”的社会使命感和文化的神秘性上;另外,同样的知识分子身份使得周、韩二人在看待问题时有相同的立场。第二章,从时代的差异、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和作者截然不同的视角三个方面来对比周立波与韩少功的不同之处。第二章与第一章相呼应,更全面地从作家的创作心理、个人写作风格和文学观念的逐渐演化进行对比。第三章,人民性是周立波和韩少功的共同特征,二者对普通人日常生活充满兴趣,对农民在社会变革中的命运投注深切的忧虑和关怀,反映出周立波与韩少功都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同时,对风俗民情的描写也是作者人民性的一种存在方式,这都是“五四”启蒙精神的必然结果。结语,新的时期,我们面对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多元,人民精神的陷落无益于社会继续发展甚至使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如何重构精神世界、在世界之林确保中华民族的独立性和对外交流性是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继承并超越“五四”启蒙精神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方案。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这表明志怪小说在汉魏六朝的繁荣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当时佛教、
论文从生态文学的视角,对明代白话小说(包括短篇话本与长篇章回小说)中描摹自然景色与现象的文字进行梳理,挖掘这些自然描写所包蕴的思想内涵,分析这些描写自然的文字所运用
对出生于台湾日据时期的本省作家如陈映真而言,中国认同并非不证自明的前提。事实上,有关"省籍"的思考贯穿了陈映真一生,而作为"思想型"作家,陈映真有"困思"才创作,这意味着
清代江苏何时建省,也就是江南省在什么时候分省,是江苏、安徽两省地方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受到学术界长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康熙六年前后相关史料的考辨,认为江苏建省是始
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往往胜于其精确性。日语除了具有人类自然语言之模糊性这一共性之外 ,其“本体的模糊性”和“认识上的模糊性”以及语词和表达层面上的模糊化操作又有它
第二次国共合作后,陕甘宁边区设立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制度。专员公署是边府的代表机关,它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边府与县政权之间一个重要的行政层级,是边府不可或缺的臂
杨争光于八十年代步入文坛从事文学创作,与贾平凹、陈忠实两位作家并称为陕西“三宝”,而评论界对于杨争光的文学创作研究却有所忽视,尤其是对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喜剧性内涵
中国古代史上的昆仑,是重要而又神秘的地名。子节说法甚多,不能确指。《史记》亦然。学术界乐于考证却歧见纷呈。本文提出“以山证山”、“以水证山”的新思路,从而得出战国
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紫玉兰色素,确定该色素的最佳溶剂和最大吸光度,并通过测定pH、温度、食品添加剂、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和光照对色素的影响来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紫
恐怖电影作为类型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深受观众喜爱以及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恐怖电影的观影人数不断攀升,与恐怖电影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这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