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带动下,日本企业已大批进入中国。 然而日企在中国的经营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关日式管理在中国是否行得通的争论一直在进行。与欧美在华外企相比,日企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双方在本土化问题上的态度差异。这一差异不仅导致了人才流失到欧美企业给日企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导致了其经营业绩、声誉,都普遍远远逊色于欧美外企的状况。 本文试图着重从人力资源本土化的角度,比较日企与欧美企业之间的异同与高下。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日企人力资源本土化滞后的原因,揭示其危害性以为我国企业走向全球化之借鉴。 本文按如下步骤展开论述。首先,本文援引案例,诠释了全球化、本土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详细阐述了跨国公司在产品和管理方式方面的本土化战略。由于人力资源本土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以之作为全文之中心,试着对比日企和欧美外企人力资源本土化的现状。无论是从对本土化的态度、本土员工与派遣员工比例、管理层本土员工比例,或是其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看,欧美企业比较注重本土化,推行本土化,并由此获得普遍成功。日本企业普遍还停留在追求廉价劳动力的层面上,不注重本土化,比较失败,而且还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及其严重性。而从需求层次理论、激励机制理论和公平理论来说,人力资源本土化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实际上来说,它也关系到人力费用的节约、本土事业的顺利发展、本土员工士气的激发和优秀人才的获取等等。日企之所以会在人力资源本土化上之后,可以从社会背景、管理方式、投资理念、文化心理等方面来探寻。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使得日本企业界即使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改革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而本土化的滞后则会带来本土员工丧失积极性和创造力,员工对企业无认同感、一体感、信任感,易产生矛盾纠纷,以及企业的低效率、高成本等诸多危害。最后,希望中国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能以日本为鉴,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注重本土化,做好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