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是全球资本流动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关键载体和要素,在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外汇市场目前是全球交易量最大、交易最活跃的市场,它的发展为汇率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提出了要求。汇率变化中仍然存在传统汇率理论不能解释的异象。特别是,在外汇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讨论中,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远期汇率并不是未来即期汇率水平的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但是这些关于外汇市场有效性检验的文献,大部分只是局限于少数特定到期期限的远期汇率和特定汇率制度的检验。较少文献着重讨论不同期限的远期汇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期限远期汇率品种的市场有效性检验。上述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重点,以期对现有汇率研究进行有益的补充。本文首先采用相关系数、绝对预测偏差比例(MAE)和远期溢价OLS回归方法,总结外汇市场有效性偏离程度的期限结构特征,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货币小于6个月的远期汇率与未来同一时点交割的即期汇率的偏离程度最小,并且在对不同汇率制度的比较中发现,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远期汇率的偏离程度最小,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次之,而固定汇率制度下,远期汇率的偏离程度最大。其次,本文在Hakkio (1980)发展的远期汇率溢价期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到期期限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期限的远期汇率溢价都可以写成短期限的未来远期汇率溢价的几何平均值。本文还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远期汇率溢价期限结构特征。具体而言:第一,大多数的币种6个月的远期汇率溢价相对与其他期限的远期汇率溢价,更加适合写成1个月或2个月远期汇率溢价的几何平均值;第二,管理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制度比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币种更明显地呈现出远期汇率期限结构特征;第三,1年期,2年期和5年期这些长期远期汇率产品,选择3个月、6个月的远期汇率溢价作为比较基准将会更加合理。最后,本文构造了基于不同交易者行为特征的外汇市场有效性偏离模型,用于解释不同到期期限远期汇率有效性偏离程度的期限结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存在以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为目的的两种不同的交易行为,其中套期保值者对于信息因素的敏感性较风险溢价低,投机套利者则相反,他们对于信息因素的敏感性较风险溢价高。而信息因素和风险溢价因素与到期期限有关,最终决定了远期汇率有效性偏离程度的期限结构曲线。模型讨论了外汇市场有效性偏离程度最小时的约束条件,以及可能满足上述约束条件的三种交易情况。基于模型分析得到的仿真结果也进一步地验证了第三章所得到的统计观测结果,即随着到期期限的增加,外汇市场有效性偏离程度最小化约束条件越来越不容易满足,外汇市场有效性的偏离程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