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胰岛经bFGF基因转染后经门静脉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实验用链脲佐菌素(STZ,Streptozocin)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通过分离纯化近交系Lewis大鼠的胰岛,再导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或FGF2,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后进行同系糖尿病Lewis大鼠门静脉的方法,研究该基因导入对移植后大鼠胰岛的功能和评价促微血管重建的作用。
  方法:
  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雄性近交系Lewis大鼠,禁食过夜后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55mg/kg),72h后测血糖≥11.0mmol/L为糖尿病造模成功。造模后测量尾静脉的血糖值,观察大鼠体重及一般情况的变化。
  2.大鼠胰岛细胞团的分离纯化:利用逆行胆总管灌注V型胶原酶法分离胰岛细胞团,并用Ficoll密度梯度液和手工挑选进行大鼠胰岛的纯化,鉴定胰岛细胞团的纯度、数量和当量,并对分离的胰岛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
  3.体外bFGF基因导入:将分离纯化的大鼠胰岛,经绿色荧光蛋白(GFP,GreenFluorescentProtein)质粒和带GFP基因的重组bFGF质粒腺病毒(Ad-r-bFGF-3*flag-GFP)转染,进行感染复数、感染率检测和活性检测。
  4.基因导入后胰岛的体内移植:将成模大鼠分为实验组(胰岛经重组腺病毒基因转染移植组)5只,未感染组(单纯胰岛移植组)5只,均经肝门静脉注射途径;C组(对照组)5只,仅经肝门静脉注入等量CMRL1066胰岛培养液。定期测定大鼠血糖、糖耐量试验,并于第10天取肝脏,进行组织学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PlateletEndothelialCellAdhesionMolecule-1)蛋白表达评价。
  结果:
  1.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实验组大鼠血糖升高迅速,注射72h后,血糖值≥11.0mmol/L,有19只大鼠建模成功,成模率为95%。建模一周后,实验组大鼠的进食量、饮水量及排尿量均明显增加。出现消瘦、皮下组织减少、体重明显减轻的现象。
  2.分离纯化后的Lewis大鼠胰岛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细胞团,大部分直径在50~500μm,每只大鼠的胰岛数量为563±135个,当量为687.4±215.3当量(IEQ,IsletEquivalentQuantity),胰岛边缘清晰,纯度>95%。经培养6h后,胰岛界限清晰,经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FluoresceinDiacetate-PropidiuIodide)染色后胰岛活性为89.6±3.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新纯化后的大鼠胰岛虽然整体完整,但被膜有一定程度的损坏,经培养48h后,胰岛变得外形圆整、光滑。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新纯化后的大鼠胰岛表面无被膜包裹,细胞团内部血管壁不完整;分泌颗粒数量依然较多,但部分线粒体内部嵴不清晰。
  3.在感染复数(MOI,multiplicityofinfection)条件摸索中,各GFP基因腺病毒感染组胰岛经培养后外形依然完整,边界清晰,圆整度较好,并在蓝光下均能发出绿色荧光,50、100、200MOIGFP质粒感染率分别为48.6±5.8%、77.4±6.5%和82.3±4.9%;培养12h后对照组、MOI50、MOI100、MOI200的GFP腺病毒基因转染后的大鼠胰岛的活性分别为91.7±3.1%、90.8±4.6%、89.5±3.7%、87.7±6.5%;各腺病毒感染组胰岛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100MOIAd-r-bFGF-3*flag-GFP基因转染后的大鼠胰岛培养后的活性为87.8±5.7%。
  4.经大鼠肝门静脉移植1200±200IEQ胰岛后,实验组和未转染基因组血糖均基本得以控制,证实了转基因bFGF大鼠胰岛能达到降血糖的功效;体重也逐渐增加;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OralGlucoseToleranceTest)显示实验组大鼠和未转基因组大鼠在灌胃葡萄糖后血糖升高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大鼠(P<0.001),并变化趋势与正常组大鼠接近,说明两组大鼠移植后的胰岛功能均良好。组织学结果显示两组大鼠肝内的胰岛活性良好,胰岛素分泌旺盛。免疫蛋白印迹(WB,Westen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胰岛移植后第10d胰岛的CD31表达高于非转染组胰岛细胞团移植后。
  结论:
  链脲佐菌素是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较为理想的药物,造模稳定、快速。采用逆行胆总管灌注V型胶原酶溶液,再经聚蔗糖Ficoll-1119,Ficoll-1077和Hanks液纯化,可获得高纯度、活性好、数量多的大鼠胰岛。采用腺病毒为载体,将100MOIAd-r-bFGF-3*flag-GFP基因转染到大鼠胰岛,可以得到较高的转染率。1200±200IEQ转基因胰岛经大鼠门静脉内移植,能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并提高胰岛的功能和促进移植后胰岛的微血管重建。
其他文献
目的: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最终会导致终末期肾病,并且是造成1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TGF-β-Smad2/3通路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GF-β与受体结合后,可以激活Smad2/3产生活性,两者结合形成复合物转运至核内,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随后引起肾小管细胞外基质蛋白堆积(ECM),进一步诱导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这也是导致肾脏纤
背景及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目前已发现有23个成员,其中FGF13属于FGF11亚家族。FGF11家族成员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家族的FGF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但FGF11家族成员既不能分泌至细胞外,也不能激活FGFR。根据是否具有核定位序列,FGF11家族蛋白都可分为A型和B型两种蛋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FGF13在神经发育,心脏兴奋传递,癌症等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FGF1
黄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草药,而黄芩苷是黄芩根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强的抗炎,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目前的研究致力于阐明黄芩苷对糖尿病引起的氧化损伤,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本论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小鼠,并通过腹腔注射黄芩苷进行治疗。在细胞水平实验,我们在存在或不存在黄芩苷的情况下,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在正常葡萄糖(NG,5.5mM)或高葡萄糖(HG,
学位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并筛选获得高表达的rhFGF12工程菌株,建立可溶性形式表达rhFGF12蛋白的发酵工艺及纯化技术和蛋白活性测定方法。建立PC12细胞氧化(H2O2)损伤细胞模型,观察rhFGF12对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并从细胞水平阐明rhFGF12对氧化损伤神经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机制。建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MMF)的斑马鱼模型,以进一步观察rhFGF12对体内中枢损伤的保护作用
学位
背景及目的:  对于糖尿病伤口来说,伤口愈合是一个十分漫长且复杂的过程,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细胞增殖及组织修复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生长因子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原因,并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制备一种温敏性水凝胶肝素泊洛沙姆(HP),将人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rhFGF21)包载于其中,形成一种缓释系统,作为敷料应用于糖尿病小鼠皮肤损伤模型,直接在动物上在体进行皮肤创
实验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CK2在皮肤创伤修复中扮演的角色  实验方法  我们首先在小鼠体内与细胞上造创伤模型,验证CK2的表达情况,采用细胞划痕实验,皮肤移植实验,3D球状体侵袭实验,探究CK2对于创伤修复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实验与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CK2对于α-catenin磷酸化的调控作用。运用小干扰RNA实验抑制内源性的CK2,α-catenin转录表达,运用α-caten
背景  前期课题组研究PBA类似物和七元含氮氧杂环化合物具有抑制内质网应激提高细胞生存率的作用。  目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所以多机制保护作用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PBA类似物和七元含氮氧杂环化合物对抑制内质网应激和自噬具有双重抑制作用。本论文拟通过对课题组前期设计合成的32个化合物筛选,得到抑制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的最佳双重抑制剂,考察对脑缺血再
目的:近年来,糖尿病以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但是医疗领域仍然缺少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ibroblastgrowthfactor19,FGF19)是FGF家族蛋白中较为特殊的成员。作为内分泌亚家族成员,FGF19在葡萄糖、胆汁酸和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长期注射FGF19或者慢病毒过表达FGF19可能诱发肝脏肿瘤形成
学位
实验背景和目的:  双酚A(BisphenolA,BPA)作为生产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纸张涂料、染料、医疗器械、餐具和婴儿用品的生产。现在BPA污染十分严重。BPA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虽然其生物活性大约是雌二醇的万分之一,但是还可以影响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是一种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还可能与男性生殖道的异常发育有关。胎儿睾丸主要含三种重要的细胞:胎儿睾丸间质细胞、胎儿支
目的:  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测定经可待因干预后大鼠体内CYP1A2、CYP2B6、CYP2D6、CYP3A4酶的活性以动物模型探究可待因对人体相应P450代谢酶的影响;以甾体代谢网络对可待因的响应特征为基础,采用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对可待因的成瘾性进行研究,获取经可待因干预后大鼠尿液中生物标记物的特异性变化以及可待因与大鼠机体生理、病理变动之间的相对联系。  方法:  第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