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以肠造口(包括末端回肠和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品管圈(QCC)在管理其生命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至 2018年12月期间在上海长征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因临床诊治需要行末端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分别纳入接受传统管理组和接受QCC管理组。QCC应用的活动主题为“提高肠造口患者生命质量”,以PDCA循环步骤为依据开展QCC活动,包括QCC的成立、评估生命质量量表、目标的设立、实施对策的制定与检讨改进等,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生命质量量表评价、焦虑评价、以及并发症预防予以总结和分析。本次研究干预及随访时间为:从入院后至出院后3月内,除探讨QCC在管理其生命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外,并建立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患者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QCC管理下的生命质量评价差异。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来源地、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婚姻、吸烟、饮酒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但品管圈组均次医疗费用 40022±2984 元明显低于传统管理组45872±310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住院构成费用的对比分析发现传统管理组的治疗费、西药费、床位费均高于品管圈组(P<0.05),但手术费、检查费、其他费用(包括膳食费、营养费、输血费、材料费等)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P>0.05)。
2、对传统管理组和品管圈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设置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以及术后3月共四个点搜集数据,并随访评分。其中,生理领域评分和心理领域评分以及生命质量总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最终指标仍低于术前的对照组。就各时点变化幅度来看,传统组和品管圈组在术后第二周和术后一个月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但品管圈组水平明显高于传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品管圈组和传统组在术后 3 个月时生命质量均恢复并接近基线水平,但品管圈组更能提升术后2周和术后一个月的生命质量,这体现了品管圈组更符合当代快速康复的理念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让患者在术后最为“痛苦”的阶段获得最快的心理以及生理康复,并提升生命质量。
3、术后2周焦虑评分在两组中均最高,分别为19±1.62分、16.43±1.43分,术后1月、术后3月两组焦虑评分均下降,与术后2周焦虑评分相比,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四个点的横向比较发现,传统管理组与品管圈组的术前焦虑评分均较低,而术后2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焦虑评分中,品管圈组明显低于传统组(P <0.05)。
4、患者术后4周内并发症比较,在降低肠梗阻发生率、预防造口液外渗等方面,品管圈组明显优于传统管理组(P <0.05),而在伤口感染、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肺炎和吻合口瘘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5、在永久性造口患者亚组分析中,患者术后4周内并发症比较,预防伤口感染、降低肠梗阻发生率方面,品管圈组明显优于传统管理组(P <0.05)。而临时造口患者亚组分析中,预防造口液外渗方面,品管圈组明显优于传统管理组(P <0.05)。无论永久性造口还是临时造口组,自我管理生存质量总分评分总分方面,品管圈组均优于传统管理组(P <0.05)。
研究结论
1、品管圈质量管理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品管圈质量管理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可降低患者术后焦虑的发生。
3、品管圈质量管理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可降低伤口感染、肠梗阻、造口液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
4、品管圈质量管理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对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改善临床护理质量,造福肠造口患者。
以肠造口(包括末端回肠和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品管圈(QCC)在管理其生命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至 2018年12月期间在上海长征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因临床诊治需要行末端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分别纳入接受传统管理组和接受QCC管理组。QCC应用的活动主题为“提高肠造口患者生命质量”,以PDCA循环步骤为依据开展QCC活动,包括QCC的成立、评估生命质量量表、目标的设立、实施对策的制定与检讨改进等,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生命质量量表评价、焦虑评价、以及并发症预防予以总结和分析。本次研究干预及随访时间为:从入院后至出院后3月内,除探讨QCC在管理其生命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外,并建立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患者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QCC管理下的生命质量评价差异。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来源地、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婚姻、吸烟、饮酒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但品管圈组均次医疗费用 40022±2984 元明显低于传统管理组45872±310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住院构成费用的对比分析发现传统管理组的治疗费、西药费、床位费均高于品管圈组(P<0.05),但手术费、检查费、其他费用(包括膳食费、营养费、输血费、材料费等)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P>0.05)。
2、对传统管理组和品管圈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设置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以及术后3月共四个点搜集数据,并随访评分。其中,生理领域评分和心理领域评分以及生命质量总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最终指标仍低于术前的对照组。就各时点变化幅度来看,传统组和品管圈组在术后第二周和术后一个月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但品管圈组水平明显高于传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品管圈组和传统组在术后 3 个月时生命质量均恢复并接近基线水平,但品管圈组更能提升术后2周和术后一个月的生命质量,这体现了品管圈组更符合当代快速康复的理念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让患者在术后最为“痛苦”的阶段获得最快的心理以及生理康复,并提升生命质量。
3、术后2周焦虑评分在两组中均最高,分别为19±1.62分、16.43±1.43分,术后1月、术后3月两组焦虑评分均下降,与术后2周焦虑评分相比,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四个点的横向比较发现,传统管理组与品管圈组的术前焦虑评分均较低,而术后2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焦虑评分中,品管圈组明显低于传统组(P <0.05)。
4、患者术后4周内并发症比较,在降低肠梗阻发生率、预防造口液外渗等方面,品管圈组明显优于传统管理组(P <0.05),而在伤口感染、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肺炎和吻合口瘘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5、在永久性造口患者亚组分析中,患者术后4周内并发症比较,预防伤口感染、降低肠梗阻发生率方面,品管圈组明显优于传统管理组(P <0.05)。而临时造口患者亚组分析中,预防造口液外渗方面,品管圈组明显优于传统管理组(P <0.05)。无论永久性造口还是临时造口组,自我管理生存质量总分评分总分方面,品管圈组均优于传统管理组(P <0.05)。
研究结论
1、品管圈质量管理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品管圈质量管理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可降低患者术后焦虑的发生。
3、品管圈质量管理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可降低伤口感染、肠梗阻、造口液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
4、品管圈质量管理在肠造口患者中应用,对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改善临床护理质量,造福肠造口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