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地质统计建模基本原理、扩展弹性阻抗及岩石物理模型,来提高地震振幅储层物性预测的精度。主要包括四个具体目标:1)利用地质统计建模框架确定储层空间走向;2)利用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模型把地震速度和储层特性联系起来;3)利用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储层物性与地震速度之间的关系;4)明确西非深水环境中储层物性及沉积过程地震特征。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本文试图解决如下两个主要问题:1.利用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得到井控储层物性的可能性,以及与地质统计建模模型得到的储层物性比较结果?2.如何解决地震属性转化为储层岩石性质时所产生的负定方程问题?反之亦然?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运用地质统计方法预测plutonio地区储层物性趋势,为与后续扩展弹性阻抗建模对比奠定基础。地质统计学建模过程始于岩石物理分析,由此产生储层物性的临界标准,并综合储层地层格架、断层系统、基于钻井与测井资料的沉积微相(或砂体)模型、等时地层对比(框架)、动态参数、河道砂体特征以及变异函数分析建立结构模型。随后在随机模拟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合理的模型,利用相模型预测储层物性分布。另外,运用地震反演和扩展弹性阻抗(EEI)方法对该区域储层性质进行定量评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利用测井和岩性数据分析了与储层性质相关的最优EE角。通过反演算法模型把叠前地震数据同时转化为密度、声波和梯度阻抗数据。并将最后两个宽频投射到与物性相关的Chi角,产生两个宽频EEI.在特定岩性基础上,利用EEI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将EEI数据转换为孔隙度与泥质含量。为了得到储集相分布,在确定的最小能量角基础上建立EEI背景,并使在定量孔隙度、泥质含量以及背景EEI剖面基础上编绘储集相成为可能。并对用EEI方法与地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属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EEI的方法可用来预测新井位分布的有利区带。第二个问题可通过岩石物理学模型来解决。在油藏描述过程中,建立岩性和混合流体的岩石物理模型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这将产生负定岩石物理方程,并需要复杂的数学运算。可通过减少方程中未知数的数量来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本论文的贡献就是运用了一个额外的岩石物理关系,即在分散的页岩环境中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定量关系。为了达到该目的,首先建立一个岩石物理模型,然后结合P波波阻抗和泊松比移除储层。在P波波阻抗基础上,利用与P波波阻抗和孔隙度、泥质含量相关的岩石物理模型和总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的岩石物理关系来预测总孔隙度和泥质含量,这一结果与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在离散化的测井资料中也有较高的吻合度,并将其运用到地震资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