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数据通信业务需求急增,然而用户接入网这一瓶颈却制约了业务的发展,“一公里问题”是目前通信界的新课题。遍及我国城乡的铜线网是现今话音通信的物理基础,也是潜力巨大、尚待开发的数据通信用户接入资源。本文所研究的正是基于铜线N—ISDN接入的H.320多媒体通信课题。 本文针对铜线接入技术应用的基础和现状,对V.90、Modem、XDSL、ISDN等接入方式的技术特点、接入难度、运行管理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接入的具体环境,通信需求和经济性等方面的特点,重点阐述了N—ISDN接入方案的可行性和“基于N—ISDN接入的H.320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 本文涉及视频、音频数据压缩和多媒体通信的基本理论,以及H.320协议栈,重点分析了N—ISDN的基本理论、相关协议和接入技术。详细地阐述了本人承担的硬件和软件研发工作,并对接入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合理运用、软硬件实现技巧和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 本文把握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硬件速度快和软件节省资源的优点。第一,选用Motorola的MC145572芯片来实现终端在U节点的N—ISDN的物理接入。提供2B+D信道的全双工的数字通信,速率达128kbps。第二,B信道承载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采用Intel 80C152作为CPU,利用其GSC硬件通道实现B信道数据的SDLC(同步数据链路)装帧与解帧,以确保通信的实时性。对通信数据量相对小的D信道,采用软件实现装帧与解帧。第三,采用结构简单的外部同步时钟电路实现80C152和接入芯片MC145572的同步传输,巧妙地避开了复杂的FPGA接口电路。第四,利用DMA技术完成数据快速收/发,降低了数据传输时延及CPU占用率。第五,巧妙地运用8位CPU的软件查表法快速实现了16位CRC校验,且节省了硬件、软件开支,加快了处理速度。由于这些关键技术的合理运用,确保了系统快速、稳定、可靠的接入。 本研究课题出自四川省彭州市远程安全生产监控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多媒体通信子系统,所用N—ISDN接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根据应用的具体情况,稍作改动即可在可视电话、远程教育、交通管理、无人值守监测/监控等方面发挥作用,故在铜线网接入环境下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