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手艺人的小说逐渐多了起来。本文所要论述的手艺人小说指的是以手艺人为描写对象,多带有敬佩和缅怀基调的一类小说。之所以将这一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近三十年来的手艺人小说创作与研究的不同步。八十年代以来手艺人小说发展加快,其中也涌现了许多出色的手艺人小说,有些在当时还引起了很大轰动,对单个手艺人小说的研究不在少数,但真正将手艺人小说作为一个类别来进行研究的论述却几乎没有。本文将手艺人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研究,一方面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手艺人小说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以期引起各个文学主体对手艺人小说的重视,促使产生更多优秀的手艺人小说,同时,也在某些层面上为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从发展概况入手进行阐述,进而对手艺人小说的人文意蕴、独特魅力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第一部分论述八十年代以来的手艺人小说发展概况,以九十年代为分界点,本章通过介绍八十年代的手艺人小说创作概况和九十年代以来的手艺人小说创作概况对近三十年来的手艺人小说做了简要介绍。在这一章的阐述中,着重介绍了汪曾祺、鲁敏、孙方友等作家作品及《雕花烟斗》、《沙灶遗风》、《穆斯林的葬礼》、《大爷回家吧》、《枣木凳子摩托车》、《骄傲的皮匠》等优秀手艺人小说。第二部分论述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手艺人小说创作。本章从手艺人形象入手来进行分析:手艺人靠手吃饭,注重良心,也由此形成了自立、自信、淳朴善良的集体性格,手艺人参与并作为民俗文化的主体,手艺人的形象还与作家形象形成了互喻的关系,两者都需要静下心来创作才能有所成。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手艺人小说是处在人文主义的视域之下的,也正因为如此,手艺人小说才能历经坎坷依然常存生长的力量。第三部分写手艺人小说所独有的魅力及其发展前景。手艺人小说中有着充满浓重传统色彩的小乡镇描写,还传达了一种“慢”与“细”的哲学意蕴。这些都是手艺人小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因素折射了手艺人小说的光芒,为手艺人小说发展提供了内在力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所起的推动作用,也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促进了手艺人小说的发展。本文通过以上三部分对手艺人小说进行了整体的论述,在文章结尾亦作了附表对近三十年的手艺人小说作品及研究资料进行整理,这都为手艺人小说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结语中对手艺人小说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以期促进手艺人小说创作及研究的深入发展,在一定层面上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