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VP”这一语法结构前人多有论述,本文认为这一语法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合理存在,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很”和“VP”之间的语义贯通点,本文拟从这一观点出发对“很VP”存在的理据做一探讨。本文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很VP”搭配的语义基础,指出能进入“很VP”结构的动词性成分的最基本的语义特征是[+性状义]和[+模糊量],这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即性状义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模糊量因素,而量也正是对事物或事件性质状态的一种反映。第二部分讨论“很VP”结构中的显性性量成分,这类动词性成分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明显的[+性状义]和[+模糊量],所以能够直接被“很”修饰,比如“很愿意、很起作用、很看不起”等:“愿意”中含有可能义,“看不起”中含有一种态度义,“起作用”中含有一种突显义;这些性状义本身含有一定的模糊量因素,因而能被不同量级的程度副词修饰,比如“有点愿意/起作用/看不起、比较愿意/起作用/看不起、很愿意/起作用/看不起、十分愿意/起作用/看不起、最愿意/起作用/看不起”。这类动词性成分主要包括四种情况:状态心理动词、能愿类动词、性状义行为动词、习语化动宾结构和凝固化动补结构。第三部分讨论“很VP”结构中的隐性性量成分,这类动词性成分的显著特点是动词本身不具有明显的[+性状义]和[+模糊量],因此必须借助动词前后的短语成分激发其[+性状义]和[+模糊量]才可以被“很”修饰。比如“看”作为一个非性状义行为动词,不可以被“很”修饰,我们不能说“很看”,但是我们可以说“很看了几天书”,这是因为“看”后面的数量宾语所蕴涵的数量义使得整个动词性成分被“很”修饰成为可能。这类动词性成分主要包括:行为心理动词、判断动词、存现动词、可持续性非性状义行为动词和引发动词。第四部分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从“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两大方面对“很VP”结构的理据作宏观考察,指出“很”能够修饰VP的基本动因是语义相通点,而“很VP”结构在语言现实中的特殊意义是其在现代汉语中合理存在的根本原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很VP”结构并不是真正的“超常搭配”,其语义贯通点[+性状义]和[+模糊量]正是嫁接“很”和VP的“桥梁”。因此,“很VP”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合理存在,并具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