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鉴别方法进行研究;(2)建立蒙药扎冲十三味丸的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3)对扎冲十三味丸的抗炎药理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1)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鉴别法(TLC)对扎冲十三味丸进行定性鉴别研究;(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丁香酚为内参物,建立没食子酸、绿原酸、沉香四醇、鞣花酸、β-细辛醚、α-细辛脑、甘草酸铵的相对校正因子(fs/i),用一测多评法(QAMS)和外标法(ESM)对扎冲十三味丸中的8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2种方法结果的差异,用2台不同高效液相色谱仪和3种不同色谱柱对所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进行耐用性考察。色谱条件:色谱柱: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μm),甲醇(C)-0.1%磷酸水溶液(D)为流动相,梯度洗脱(C:0~7min,30%甲醇;7~20min,30%~51%甲醇;20~28min,51%~59%甲醇;28~55min,59%~75%甲醇;)柱温30℃,流速1.0 m L/min,进样量:7μL,保留时间和检测波长为0~7min,271nm(没食子酸);7~20min,252nm(绿原酸、沉香四醇);20~28min,254nm(鞣花酸);28~33min,281nm(丁香酚);33~45min,257nm(β-细辛醚、α-细辛脑);45~55min,237nm(甘草酸铵);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对扎冲十三味丸进行常规检查。(3)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10%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实验来考察扎冲十三味丸的抗炎药理作用。结果:(1)通过显微鉴别法对扎冲十三味丸粉末鉴别出木化细胞(诃子)、草酸钙簇晶(诃子)、内果皮石细胞(诃子)、石细胞(草乌)、晶稍纤维(甘草)、导管(石菖蒲)、淀粉粒(石菖蒲)、木栓细胞(木香)、纤维(木香)、不规则块状物(珍珠)等显微特征;利用TLC法鉴别出了没食子酸、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沉香四醇、去氢二异丁香酚;硅胶板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斑点显色清晰,色谱分离好,Rf值分别为0.52、0.49、0.56、0.49、0.39。阴性对照药材色谱中在相应的位置上均无干扰;(2)建立QAMS法测定扎冲十三味丸中没食子酸、绿原酸、沉香四醇、鞣花酸、丁香酚、β-细辛醚、α-细辛脑、甘草酸铵含量的方法,7个待测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分别为0.4334、1.0683、0.5056、0.1416、0.4290、0.3462、1.7488;以相对误差(RE)评价QAMS法和ESM法2种方法,结果显示2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差异的RE均小于5%,表明2种方法之间差异较小;相对校正因子在不同仪器和不同色谱柱上RSD值小于2%,表明仪器和色谱柱的变化对校正因子的影响较小;相对校正因子在不同柱温和不同体积流量时RSD值小于2%,表明柱温和体积流量的变化对校正因子影响较小。(3)药理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扎冲十三味丸能明显抑制小鼠对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扎冲十三味丸的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在致炎后60min和90min作用明显,对大鼠致炎后足肿胀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扎冲十三味丸的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在致炎后120min作用明显,对大鼠致炎后足肿胀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1)本实验建立的显微鉴别方法具有简便、可靠和稳定等特点。建立的TLC方法均采用对照药材和对照品作为对照,专属性强。此两种方法可用于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定性鉴别;(2)本实验建立的化学成分一测多评方法,操作简便、可靠,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为蒙药扎冲十三味丸质量控制与标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3)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具有良好的抗炎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