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异丙醇为溶剂,采用柠檬酸、环氧氯丙烷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合成三(十二烷基二甲基-2-羟丙基氯化铵)柠檬酸酯(CTTAC)三聚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柠檬酸):n(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n(环氧氯丙烷)摩尔比为1.00:3.00:3.05,于85℃下反应12 h,产率大于90%。研究了反应条件对CTTAC产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H-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CTTAC在气.液界面的吸附性质,求取了表征CTTAC表面活性的参数cmc、γcmc、Г、A,并与对应的单季铵盐、二聚季铵盐、以及文献报道的三聚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了对比。用电导法建立了三聚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胶团表面反离子解离度的数学模型,以此计算了CTTAC胶团表面的反离子解离度,并与常用经验公式作了比较。 以芘为荧光探针、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CTTAC的胶团聚集数N。当用芘的饱和水溶液为溶剂配制表面活性剂溶液,CPC的浓度取0.1~0.3 mmol·L-1范围时,得到较好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为6~10倍cmc时,N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而线性增大。并可用外推法得到CTTAC的临界胶团聚集数 N=1.1867CCTTAC+11.7500 根据芘的I1/I3随CTTAC水溶液浓度的变化,测定的CTTAC的cmc值与用表面张力法测量的cmc值比较吻合。实验数据表明,对于胶团聚集数<100的体系,稳态荧光探针法是较为准确的测定方法。并通过不同N值条件下胶团形状参数的计算对胶团的结构及形状与胶团聚集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三聚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的质量作用模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CTTAC在水溶液中形成胶团时的热力学函数变化△Gm0、△Hm0、△Sm0,并对CTTAC在水溶液中形成胶团过程的特点进行了描述。计算结果表明CTTAC在水溶液中具有自发聚集成胶团的趋向;温度对胶团聚集的难易程度影响不大:CTTAC在水溶液中形成胶团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变化:△Gm0<0,△Hm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