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动员相关论文
自1922年至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已成立100周年。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及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政治动员的行为逻辑是建构“共意”。“共意”本质上是政策内化于退耕还林户行动的过程,具体包括:基于强制的内化、基于利益的内化和......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政治动员有助于促进公共部门的组织适应,极大提升应急行动效率。这是我国的制度优势,也是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
围绕“公投”所产生的政党政治竞争,是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2021年四项“公投案”中,从议题建构、组织动员以......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在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党的宣传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创了“全党办报”和“全民办报”的宣传模式,为党的宣传......
内生动员和外部动员是当前推动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两种主要方式,遵循两套不同的实践逻辑。内生动员本质是一种社会动员,在传统文化......
大学独特的组织禀赋和社会功能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高校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首要政治担当,一般运用政......
新世纪以来,国家针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的高校征兵,动员了数百万青年大学生参军入伍。本文基于对高校征兵政治动员20年变迁的分析和对青......
新华书店的出版实践是战时中国共产党进行宣传动员的一个典型案例。从《解放》周刊名义上的发行机构到实体遍布全国各地的超级联盟......
延安《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创刊,1947年3月27日停刊,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作为一份完全的党报,它在团结和动员群众......
战后初期,美国在国内开展了多次冷战政治动员活动。其中,"自由列车"项目规模最大、影响深远。杜鲁门政府借助"自由列车"在全国......
20世纪中国革命中的土地改革,从经济、政治与文化三个方面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不过相较于社会文化影响的持续,土地改革的......
在盛行谈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当下中国,“治理”主题正是进行时;而中国作为水利大国,因水库建设带来的水库移民社会治理问题也......
“国家治理”的概念和研究范畴的提出,为理解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与运行提供了可观察的经验研究基础.然而,国家治理作为一个宏大叙事......
全面抗战开始后,锄奸反特工作对于中共根据地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而言。中共在复杂的政......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打败日寇的关键是开展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形成全面的抗战。党报是政党的喉舌,是联系政......
动员农民参加政治建设是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党的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抗战的早日胜利,把边区建设成为党的政治经济文......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充斥着为数不少的二流子,他们的存在使新生乡村政权陷入诸多困境,二者的冲突与张力威胁了整个乡村政权的内在......
摘 要:政治动员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悠久传统和政治优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气势磅礴、内涵丰富、统揽全局,饱含了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庄严的“政治宣示”、科学的“理论揭示”、深刻的“实践昭示”、深......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
近代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刘文楠著《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了近代中国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塑......
动员群众、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胜利和取得建设事业成就的一大法宝。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政治动员与......
在盛行谈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当下中国,“治理”主题正是进行时;而中国作为水利大国,因水库建设带来的水库移民社会治理问题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动员、组织和发动民众,坚持群众路线,重视民众力量。中国共产党对民众通过行之有效的政治宣传,启发......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解放区的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动员的重要方式之一。晋察冀解放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尤其当时察哈尔省......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欧的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民粹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在全球化、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欧经济社会受到深刻冲击,主......
《国际歌》是在巴黎公社血与火战斗洗礼中诞生的、在全世界获得广泛传唱的、以歌曲形式表现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习和......
有关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选择及胜利原因的分析,既是个历史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1920年毛泽东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复杂的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历史使命,采用多种方式开展一系列政治动员.通过政治动员维护了国家安全,为......
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是关于中国抗战方针的军事、政治光辉篇章,其中深刻阐述了政治动员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新时代......
党群治理是中国共产党保持与社会互动的具体表现。从党群治理实践看,推动基层治理变革是中国共产党优化党群关系的重要路径,基层协......
1950、195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政务院)先后两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辈出的社会环境,主要有三方面......
[摘要]“平静革命”虽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文化影响,但自由党改革的目标远未实现,并且引发了激进主义为特征的社会失控,自由党在反对声......
展览:于瀛—一场错过的斗争 时间:2015/10/17-2015/12/05 地点:应空间 “一场错过的斗争”是于瀛持续进行的一个艺术项目。......
三千年前——准确地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黎明时,在镐京郊外的牧野,周武王姬发面对着他统领的多民族统一战线联军,向他们发布与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歌谣不仅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歌曲,更呈现出一种政治文化艺术现象。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中央苏......
从1792年到热月9日,雅各宾派是山岳派中的激进派;雅各宾主义是它最一致、最有力的表现。雅各宾派,雅各宾主义,这些词汇在当前的政......
农村是抗击疫情的重要阵地,是全国抗击疫情胜利的重要环节.政治动员是取得抗击疫情胜利的核心途径,本文旨在分析抗击疫情进程中,农......
1950年代前半期,上海居民委员会在一系列政治动员中扮演了国家和社会的双重角色,这种独特的作用源自于阶级错杂、行动取向多元的近......
美国学者裴宜礼在其《上海罢工》一书中认为:来自苏北及以北地区的半技术和非技术劳工,罢工次数多但无效,主要靠乡情、性别、行会......
隐喻不仅是普遍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还是一种概念结构.正是依靠隐喻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中国共产党在反“细菌战”的长期化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