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乡土文学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乡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了乡土文学传统的叙述模式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在新时代背景下显示出了自身独有的特点。20世纪的中国乡村虽然经济相对贫困,但在整体形态上还是呈现出繁荣景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的吸引力日渐凸显,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打工浪潮,在城市日益繁荣拥挤的背后是乡村的空心与没落。而新世纪乡土文学正是反映了乡村在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萧条大没落,以及在没落之前的积极挽留、重建与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梁鸿和孙惠芬新世纪乡土文学创作中的家园书写,审视家园现状并探究其成因,思考乡村家园的当下发展与未来走向,以及作家应如何理性看待、叙述和呈现家园的真实境况。本文分四章进行论述: 第1章是文章的绪论部分,先对家园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分析了20世纪乡土文学中的家园流变,旨在与新世纪乡土文学中的家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后者发生的新变化。最后对新世纪乡土文学中家园书写的研究概况,梁鸿、孙惠芬的创作及研究概况做了简单的综述。 第2章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梁鸿和孙惠芬的新世纪乡土文学中的家园现状,分别是物质方面的“破败的生存景象与乡村生态”和精神方面的“失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伦理”,以及乡村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乌托邦”。第3章探究梁鸿和孙惠芬的新世纪乡土文学中家园现状的成因,即乡村人都走上了苦难的进城路和一些城市异乡人的艰难重返,以及城市化背景与乡村建设危机之间的关系。 最后1章讨论孙惠芬作为忠实的乡土守望者,笔下的人们面对家园没落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以及虽然“梁庄”人在积极挽留与重建家园,但梁鸿还是发出了“我们终将离梁庄而去”的哀叹。最后提出,作家面对乡村家园的没落与衰败,应超越惯性感伤,历史的辩证的思考和书写乡村的真实境况,发现乡村家园在绝望前的希望,在衰败中的新生,以及在失去乡村家园后是否有重建城市或城镇家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