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梨属于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果树,自花授粉结实率极低。有研究表明,在鸭梨花期喷施一定浓度的多胺可以克服鸭梨的自交不亲和性,但对影响结实的重要环节授粉受精过程中花柱内蛋白质的变化还没有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对外源多胺处理前后不同时期鸭梨花柱蛋白进行分析,旨在寻找授粉受精过程中变化的相关蛋白,从而为多胺克服鸭梨的自交不亲和性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喷施不同的外源多胺,均能显著提高鸭梨自花授粉的花序坐果率和花朵坐果率。效果最佳的多胺种类和浓度分别为Put(0.25mmol/L)、Spd(0.25mmol/L)和Spm(0.05mmol/L)。2.外源多胺处理后鸭梨花柱提取液对离体花粉萌发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多胺可以显著提高鸭梨花粉萌发率和促进花粉管的生长。效果最佳的多胺种类和浓度分别为Put(0.25mmol/L)、Spd(0.25mmol/L)和Spm(0.05mmol/L)。3.荧光观察鸭梨花粉管生长动态表明,自花授粉72h后,花粉管先端膨大,在花柱中部停止生长。三种多胺都能促进鸭梨花粉管生长,其中以0.25mmol/L Spd处理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最多。对0.25mmol/L Spd处理后的子房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在处理后72h的子房中,花粉管已伸入到胚珠,释放精细胞。4.随着鸭梨花柱发育的成熟,花柱中可溶性蛋白的表达发生了变化。在蕾期花柱中有三条蛋白带(27.0kDa、37.2kDa和40.0kDa)发生差异表达。与异花授粉花柱相比,在自花授粉3d的花柱中出现四条新的蛋白带(18.0kDa、22.5kDa、27.4kDa和30.0kDa)。对上述处理进一步蛋白分离,发现在鸭梨蕾期花柱中,蛋白点A(27.0kDa/pI4.8)发生了特异表达。随着花柱发育成熟,蛋白点B(28.0kDa/pI5.7)表达量逐渐增强。随着授粉天数的延长,蛋白点C(28.5kDa/pI5.7)在异花授粉花柱中表达量减弱。5.与自花授粉3d的花柱相比,0.25mmol/L Spd处理后3d的鸭梨花柱有两条蛋白带(22.5kDa和30.0kDa)没有表达。进一步蛋白分离发现,随着授粉天数的延长,蛋白点B在Spd处理的花柱中表达量逐渐减弱。蛋白点C表达量减弱直至消失。蛋白点D(22.0kDa/pI5.3)在自花授粉1d~3d和Spd处理后1d的花柱均有表达,而在Spd处理后2d和3d的花柱中消失。6.通过初步的质谱分析,获得了1个同源性较好的蛋白点,为推定的自交不亲和蛋白,其功能与调控S等位基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