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风景园林的实践中,应用生产元素的现象越来越多;而追溯东西方园林的传统,中国园林有着对“桃花源”的精神追求,西方园林则受到的农业文化的巨大滋养,园林中的生产现象不仅非常普遍,而且也始终贯穿了园林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园林中的生产现象与园林的功能以及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当代风景园林所产生的价值越来越受到普通百姓和政府部门的重视,通过风景园林的策略去解决城乡复杂的经济、文化、和生态问题。其中在当前应对各种城市问题与危机的情况下,风景园林中生产元素的运用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的热门话题。论文从风景园林中的生产现象的视角出发,较为深入全面地分析了中西方传统园林中的生产功能的变迁;研究了风景园林行业实践中的生产现象,总结其发生的主要方面和影响因素;探讨了在城市当中融入生产性的园林景观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并引入了3个概念方案构想,探讨了笔者关于生产性元素应用的一些想法。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大块:通过梳理中国与西方传统园林历史发展脉络中生产功能的变迁,指出了生产功能为东西方古典造园的重要方面。生产要素一度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也成为造园的主题,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活”的一部分,是不容忽视的历史现象,其与园林关系的密切程度往往和园林的尺度及规模有着直接关系。而在西方的园林文化传统中生产和实用功能一直伴随着造园的发展史,并影响了西方当代的景观设计。分析了当代城市化背景下对生产元素的需求,在城市中主要发生在应对城市危机、保护农业传统、回归庭院生活、重视生态教育和城市废弃地更新等方面;然后对当代风景园林实践中的生产现象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结合国内外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城市空间及园林景观中的生产性元素要与城市环境相适合、与城市空间相融合,并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最后,本文介绍了笔者研究生期间参与的三次风景园林国际学生竞赛方案,其中都引入了关于园林景观中生产性元素应用的概念。通过对竞赛设计理念的介绍与论述,探讨了根据场地的历史、性质、需求的状况,运用生产性的景观策略,取得良好的社会文化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