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1930年代把女职员称为“花瓶”的不同表述方式,以探索近代中国妇女职业的社会文化意义。1930年代,国民政府开放“女禁”,为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妇女进入职业领域开辟了道路。随着1930年代初的经济萧条,知识妇女进入各个职业领域。与此同时,这些女性职员被贴上“花瓶”的标签。对于女职员被称为“花瓶”这一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取决于“花瓶”被放入什么语境进行表述。不同的语境中,“花瓶”折射出的意义不尽相同。在1930年代的报刊上,对“女职员为什么被称作‘花瓶’”,有着广泛的论辩,大略形成三种表述类型。第一种类型“行为浪漫的花瓶”,把“花瓶”放入了女性特质的语境中来理解,认为女职员被称为“花瓶”完全是咎由自取。她们行为不检点,对工作不负责任,与男同事关系暧昧。对行为浪漫更深层次的分析,把问题指向女子教育和女性特质。中国女子教育盲目模仿西方,产生不适合社会需要的教育,也制造出不适合工作需要的“花瓶”。还有论者认为,女性行为浪漫根源于女性自身的一些缺陷。女子有虚荣、依赖、娇惰、嫉妒、自私、意志薄弱等等不好的品质,使得女性经不住诱惑,极易自甘堕落。第二种类型“作为‘殉道者’的花瓶”,把“花瓶”放在妇女运动和社会革命的语境中。女职员是新事物的象征。“花瓶”则是旧势力对新事物攻击的象征,是男性及其他旧势力透过有色眼镜、片面道德标准,对女性新行为形成的偏见。女职员被称为“花瓶”,体现着女性为中国社会进步所做出的牺牲。由此“花瓶”被浪漫化,涂上一层英雄主义的色彩。第三种类型“作为‘活招牌’的花瓶”,“花瓶”被放入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语境中,被理解为中国进入新社会后所产生的新问题。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1930年代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妇女解放的成绩不是妇女自己争取来的,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副产品。因此,一切必须为资本家服务,必须都被商品化。而“花瓶”就是妇女商品化、点缀化的象征。在公共领域中活动的妇女,都被理解为“活招牌”,为她的所有者做着宣传。政治领域中的妇女,是国家进步的点缀品;社会活动中的妇女,是经济繁荣的点缀品。在这个新时代下,女性的地位更加低下,成为公共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