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结构不断进行着优化升级,传统的粗放型、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逐渐被创新驱动发展所取代,科技革命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知识产权作为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也已经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知识产权“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背景下,本研究对中国三大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和知识产权管理等为理论指导,紧紧围绕“中国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评价”这一主线进行研究。首先,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基于专利运营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知识产权运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然后,通过传统DEA、超效率DEA和网络DEA对中国各省市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找出同一地区不同创新主体及同一创新主体不同区域间的运营差异,分析各地区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通过Malmquist指数从国家、区域和省份层面分析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变化;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测算了中国三大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发现中国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三大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率均显著低于1,运营效率均有待提高。同一地区的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运营水平相差较大,而三大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在区域分布上也不均衡,与经济发展水平都没有表现出必然的联系。我国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下降最多,其次是高校,最后是科研机构。技术进步效率的下降是导致我国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利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一双“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完善产学合作机制,加快中国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