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入升降,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体现了阴阳双方对立的统一。出,由内到外;入,由外到内;升,由下至上;降,由上到下。《内经》强调万物都存在着出入升降的运动。出入与升降在人体物质的代谢过程中是同步进行的,出入过程必然伴随着升降,升降运动也必然有着出入,二者共同完成人体营养物质的纳入与排出的代谢过程。出入与升降紧密联系,但是二者又有区别。许多医家认识到,在合论升降出入的同时,有必要对升降和出入各自的特点加以分别讨论,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升降出入的奥义。检索古今文献,在对于出入和升降各自特点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医家多重升降而轻出入。但实际上《内经》中“出入”却有着很丰富的内涵。鉴于此,本文试图深入研究《内经》“出入”论及其哲学源流,对全面了解出入升降具有重要意义。
《内经》的“出入”含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所探讨的《内经》“出入”也就主要围绕人体表里层次的“出入”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出入”等两方面进行展开。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都是出入运动的场所。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在饮食水谷、津液的代谢过程,呼吸出入营卫出入以及经络之气出入等方面。出入循常,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无论外感内伤,饮食劳倦,只要影响到出入运动,则诸病乃生,甚至“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病邪的表里出入体现了疾病演变的趋势。但是病邪表里出入的传变并非随心所欲,而与人之气的强弱、运动趋势等密切相关。《内经》用邪气伴随正气转动的理念解释疾病的传变,影响比较深刻。根据邪气的出入传变规律并顺应之,“因势利导”也成了《内经》在调整出入方面的重要治疗原则。
《内经》“出入”观点的形成与其对人生理和病理变化的长期观察和医学经验积累有关,但其背后还蕴含着某种文化成分,又受到古代哲学经典的影响。比如《内经》中开阖枢主要受到周易观念的影响;表里内外阴阳的思想来源于道家内阴外阳观念和辩证观;《内经》的“出入”问题还需参考儒家董仲舒对于阴阳出入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