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范围内,由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爆炸式数据产生方式推动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使得大数据应用已渗透各行各业。从数据发现问题,再驱动决策,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数字时代下的基本思维方式,这使得信息社会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也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政府部门作为社会数据最大的搜集和存储方,应想办法让数据流通起来,真正发挥其巨大潜力,这需要体制机制的一系列构建。近年来,我国政府从顶层设上重视数据战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政府数据流通、数据共享的政策,从提纲挈领的“纲要”“规划”,到具体细致可行的“实施办法”“管理规定”,在政府数据共享建设上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根据国家审计的职责地位和政策体系中对审计机关的分工要求,应加强对政府数据共享政策执行审计。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政府数据共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提出问题是基于数字时代下政府为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提高社会信息消费能力进行的数字化改革,如数字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而政府数据共享是这些改革的共同基础。从公共物品理论来说,政府数据跨部门间共享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效率,能让数据多跑腿,让人民少跑腿。对政府数据共享政策跟踪审计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前分析了政府数据共享的政策背景。“数据孤岛”问题亟待解决,中央政策也不断部署,2015年后关于政府数据共享的政策出台密集,并逐渐形成了从规划到落实的政策体系。这是政策背景,另外本文还进行了社会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一系列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公众对政府数据具有普遍和广泛的需求的结论。再结合问卷内容,分析影响政府数据共享状况的影响因素。对政府数据共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问题的理论分析主要有三点,一是审计现状,二是“三维”理论下审计内容,三是审计特点和审计风险。接着结合具体案例,从审计流程出发,详细分析了政府数据共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审计的三个阶段的具体实施做法,并总结案例中政策跟踪审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审计基础保障和审计实施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