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承”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门主体。心意拳属于内家拳流派,它不仅是回族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武术非常优秀的拳种之一。在经历几百年的传承后,与其他传统拳种一道,面临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快速发展的冲击,正处于严重的传承危机,对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心意拳,如何及时有效的构建传承机制,确保传承有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心意拳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通过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心意拳传承的相关文献,明确心意拳传承与保护的理论研究现状,探寻存在的不足之处,剖析心意拳传承方式和现状。在了解心意拳的基本内容、技术和理论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对心意拳的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心意拳的传承与发展缺乏合理利用与开发机制;政府缺少制定长远规划,全面协调与保护机制;理论研究滞后,缺乏科学研究机制;宣传推广不力,尚未形成有效的传播机制;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传承效果缺少及时反馈、评估机制等是造成心意拳传承危机的主要因素。文章针对心意拳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心意拳传承机制的设想:构建政府保障机制,营建传承人的“文化空间”,实施整体保护,完善管理职能,加大对心意拳的扶持力度;组建学术科研和评价机制,强化心意拳理论研究,加强对传承的指导和评估;完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机制,使更多民众了解和习练心意拳,扩大影响范围;营造商业开发运作机制,扩展心意拳生存空间;规划心意拳传播机制,构建传承人群体化,开发多渠道的传播途径;建立传承人创新机制,使心意拳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生机。期望通过本研究,能找出心意拳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变外界“输血”为自我“造血”,从而使心意拳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然而,对心意拳传承机制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还有待后续对这一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