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的美国,因为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震惊,从而意识到应该对当时的教育进行改革。面对当时的一系列问题:如需要大面积的提高教育质量;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着的弊端;反对种族隔离的要求;以及对传统评分制的批判。合作学习的倡导者提出了一些方案并开始了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学之中。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并进行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但要想真正得到推广,还得在实施新课程以后。传统的教学是单向的灌输教学,合作仅限于师生之间。教学过程中以“告诉”为主,剥夺了学生的思维选择和尝试权利,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形式难以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评价过于强调个体在集体中的地位,造成了学生之间紧张、冷漠甚至敌对的集体气氛。在高度合作的社会大生产时代,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合作是时代对人的素质的最根本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气氛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新一轮课改的目的之一。但“合作学习”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一种“舶来品”。如何使其符合中国学生的实情,还需要通过实践研究,把她变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概括起来主要有合作学习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而且提出了三种合作的基本形式:师师合作、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通过合作,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为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研究成果,以学习研究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理论为基础,在新课程理论、现代教育教学中的认知结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物理学科的具体特点,以师师合作为前提,以课堂讲授和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开展了为期六周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研究了实施合作学习的条件,关于条件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①关于教师的角色转换②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③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找到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④大班额条件下的分组策略。特别是对于大班额的分组策略,我们提出了采用6人为一小组,这样不但有利于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座位的编排和稳定。同时也强调教师角色的转换和学生角色转换的重要性,目的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半个学期的培养和训练,我们依据期中考试的物理成绩,并参考学生的性别比例、兴趣倾向、交往技能等因素,合理搭配,将实验班54名同学按6人一组分为9组,采用等组对比的实验方法,开展了中学物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运用以教师讲授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能够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教育课堂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