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园艺治疗作为一种园艺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性新兴学科近年来因为其应用对象广泛、效果显著以及无副作用等优点,从而受到国内外诸多行业的关注,并逐渐被国内外的社会工作者运用到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园艺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工作方法,不仅对青少年和老年社会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也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从而有助于当前社会工作的深入发展,也为当代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适切的范例。近几年,在香港园艺治疗协会的努力之下,我国珠三角地区已经首次开始学习,并将园艺治疗用于社会服务工作的实践领域。然而,我国内地的社会服务行业工作者采用园艺治疗法的实践活动还比较有限。总体而言,我国研究园艺疗法主要从其概念界定及有关案例的阐述入手,尚未构建起完整的本土文化为核心的研究系统。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园艺治疗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类别。第一是治愈型园艺治疗。在园艺治疗的帮助下,服务对象能够主动或被动从事植物培育和栽种等园艺活动中,在和植物构建起密切关联的过程中,参与者的身心得到一定康复,尤其是精神状况得到改善。第二是社交型园艺治疗。这一方式以园艺治疗师的指导和帮助为基础,构建起较为轻松和有娱乐目的的园艺氛围,力图增进各位参与者之间的了解和互动,使他们产生社会交往行为。第三是职能型园艺治疗。有意愿了解和学习园艺治疗知识和技能的人群通常参与这一活动。园艺治疗也开始被我国社工尝试运用于儿童社会工作中。作为农林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园艺疗法被证明对儿童孤独症干预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借助于植物种植、园艺操作和园林生态环境参观和维护等活动的开展,使人和植物间搭建了双方沟通平台,进而帮助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达到调整的目的。在社会工作中主要针对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这两块,园艺治疗方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且也取得了国内社工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园艺治疗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我国的社会工作中。但是,总体而言园艺疗法在中国尚未起步,其概念、历史、现状、功效、手法以及园艺疗法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等诸方面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我国研究园艺疗尚未构建起完整的本土文化为核心的研究系统,将园艺治疗应用于社会工作实践中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园艺疗法仍需要更多的学者和社会工作者的去深入摸索,构建起更为科学的应用模式。因而本文回顾了园艺治疗的起源以及国内外的发展过程,概括了园艺治疗在社会工作应用上的特点和优势。介绍了笔者所参与的P社区园艺治疗项目——青耕智造园,据此对园艺治疗在社区中的推广实践运行展开分析,探究其运作过程中的利弊以及可取点,从而深入探究园艺治疗这一新兴治疗方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运用。本文尝试总结园艺治疗的发展过程,归纳国外园艺治疗的广泛应用和思想。并结合自身有关园艺治疗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园艺治疗在我国社会工作领域里的开展提供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