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此情况下,中国媒体肩负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及构建一带一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任。当前国内外以中国主流媒体报道为基础探究中国外宣话语构建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对财经类英语新闻关注度较少。因此,本篇论文选择《中国日报》中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定性结合定量的话语研究。《中国日报》是国内主流的英文报纸之一,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桥梁。本文以2015-2020年间《中国日报》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为研究数据并自建小型语料库,以范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话语构建框架和语料库分析方法,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该报纸在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所构建出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形象。具体来讲,本文旨在回答报道中的话语内容(说什么)、话语主体(谁在说)和话语方式(怎么说)等问题。本研究以中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于2015年3月28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官方文件为语料收集起点,构建至2020年3月28日为止的时间跨度为六年的一带一路新闻语料库,并以第一次和第二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时间节点将其分为三个子语料库。通过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三点发现:1.关于话语内容:首先,前两个语料库的报道数量相差不大,最后一个语料库由于时间跨度较小,因而报道数量相对较少。根据一带一路重要事件节点的月度报道数量来看,中国日报对“一带一路第一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关注度远高于“官方提出的共建倡议”以及“第二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三个子语料库皆呈现出对一带一路“成就”类和“国家及地区”类报道的格外关注,对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类的报道呈逐渐上升趋势,对“政府机构和人员”类新闻报道关注度一直较少。在S1和S2时期,一带一路报道主要集中在“成就”类和“国家及地区”类报道。但在S3时期,“相关政策”类报道上升明显,一跃成为该时期的新闻报道重点。其中,“国家及地区”类关键词显示了在不同时期内,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对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及地区具有不同的报道侧重点。该结果与中国所奉行的“深入中国西部地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发展目标完全契合。但是,从蒙古、缅甸、巴基斯坦等词的变化趋势也能看出,我国外宣话语对于中国提出的六大经济走廊的宣传力度有所不足。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香港以及新亚欧大陆桥等方面的外宣报道存在不足。2.从话语主体的角度来看,首先,国内话语主体主要集中在中国政府和专家学者以及金融机构之间,海外话语主体除上述三类同样构成主要话语来源之外,机构组织和公众话语来源在数量上与国内相比更多。其次,国内话语主体多元化分布还不够明显,尤其表现在国内机构组织和新闻媒体话语主体之间。第三,总体来看,虽然这六年间话语主体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专家学者之间,但在第一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国外话语主体除新闻媒体之外,其余类别均呈现分布均匀态势。而国内报道保持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以及金融机构为话语主体主要来源。3.关于话语形式,首先,《中国日报》运用“经济发展是旅程”的概念隐喻描述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各国为此付出的努力。通过对“一带一路国家是人类”的概念隐喻分析,显示出《中国日报》更倾向于选择一种能使世界各国感到更加统一的话语策略。使用“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是建筑类”概念隐喻传达了一带一路积极而坚实的形象。其次,在第一次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前,《中国日报》的话语方式主要通过“旅程类”和“人类类”隐喻来描述一带一路的目的和愿景。在第一次论坛之后,描述一带一路的“成果类”隐喻数量激增,话语方式更加多样。在第二次论坛之后,《中国日报》的话语方式主要集中于这三类来描述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的友好态度和中国在这一倡议中发挥的作用与对外部怀疑论的回应。通过以上发现,本文得出在2015-2020年,《中国日报》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在构建一带一路中国话语体系的同时,适时反映了国家政策、回应了外部怀疑论,彰显了中国智慧。总的来说,希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能够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性以及对中国话语建设提供些许参考意义。鉴于一带一路新闻数据量巨大,建议今后的研究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选择更多的新闻报道使得研究更具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