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连续过程,以高度组织性、非随机性和器官选择性为其主要特征,其转移途径主要经由血管行性扩散及淋巴途径转移。尽管有许多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及其机制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但是对于肿瘤定向淋巴转移并没有一种较明确的机制。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指出,趋化因子CCL21和其受体CCR7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了肿瘤细胞向淋巴结的转移过程,并很可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舌癌方面报道较少,其在舌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更罕有人知。为了进一步明确CCR7及CCL2I在舌癌颈淋巴结转移过程的作用,我们采用了免疫组化、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等试验方法,检测CCR7和CCL21在舌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分析CCR7/CCL21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其表达和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RNAi技术沉默CCR7基因后,通过斑马鱼异体肿瘤移植模型观察肿瘤细胞迁移情况,为更加深入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舌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血管形成不仅在初始肿瘤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还有助于肿瘤演化进程,如浸润和转移的推进。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血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组织及细胞的缺氧环境的形成发挥了核心功能。水通道蛋白家族与缺氧诱导因子在形成组织及细胞缺氧和血管形成引起的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也被广泛研究。这其中水通道蛋白AQP1及HIF-1α在舌癌中的表达及与舌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正是对以上两种蛋白在舌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免疫组化等实验手段得到的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为更加深入研究AQP1在舌癌的血管形成及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CCR7表达与舌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研究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CR7表达与舌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比较CCR-7在舌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另外,我们还利用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PCR检测了正常及病理淋巴结中CCR7的配位体CCL21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结果显示,CCR7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相关性((P分别=0.015,0.040,和0.01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颈淋巴结转移、CCR7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管密度(LVD)是相互独立的舌癌不良预后因素。同时,在斑马鱼动物模型试验中,CCR7的敲除也明显抑制了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CCR7可能在舌鳞状细胞癌的演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可能成为舌鳞状细胞癌的治疗靶标。第二部分AQP1表达在舌癌转移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目的:本研究的的目的在于探讨舌癌中水通道蛋白-1(AQP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用微血管密度来衡量,MVD)和临床病理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共收集了74例舌癌组织样本和10例正常组织样本进行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QP1和HIF-1a在这些样本中表达水平及定位。所有舌癌的组织样本均对微血管密度进行评估,并对内皮细胞和内皮细胞集群用CD34进行标记。结果:结果显示,AQP1在所有样本的微血管壁和小血管壁上均有表达,平均数为20.73±7.22(平均数±标准差),然而在正常组织上皮和舌癌细胞中均未检测到AQP1的表达。74例舌癌组织样本中,有30例观测到HIF-1α的表达,并且其染色位置除了细胞核,细胞质中也有被检测到。AQP1的表达与MVD及HIF-1αβ的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0和P=0.002)。AQP1、HIF1-α以及MVD均与临床分期(P=0.000,P=0.012和P=0.000)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0,P=0.011和P=0.000)。结论: AQP1和HIF-1α的过表达与舌癌的肿瘤血管形成及肿瘤生长进程均有密切关系,初步提示AQP1和HIF-1α的表达可以作为舌癌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