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捻转补泻手法中左右利手捻针方向的不同对血虚证模型大鼠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幼稚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的影响,探讨捻转补泻手法与具体捻转方向的关系,以期为捻转补泻手法的标准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大鼠80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7组: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留针组)、D组(右手前捻组)、E组(右手后捻组)、F组(左手前捻组)、G组(左手后捻组)。前2组每组10只,后5组统称为治疗组,每组12只。A组不做处理,其余各组均采用放血加限食法制备血虚证动物模型,造模完成后对C、D、E、F、G组分别施以针刺不行针、右手拇指前捻用力重、右手拇指后捻用力重、左手拇指前捻用力重、左手拇指后捻用力重的针刺手法;A组和B组行相同的抓捉刺激。针刺深度5mm,捻转幅度360°/次,捻转频率60次/min,捻转时最大力度0.08N,每侧做1min×2次手法,剩余时间留针,共20min。隔日治疗一次,共计11次。分别于造模前、针刺治疗前1天及针刺治疗第7、14、21天,用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RBC、Hb、IRF值。结果1不同处理方法对各组大鼠RBC的影响造模前,各组大鼠RB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前1天,与A组相比,进行造模的6组大鼠RBC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造模的6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第7天,B组RBC值明显低于其余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E、F、G6组组间比较,C、D、F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G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3组RBC含量显著高于后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第14天,A组RBC值低于造模的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6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第21天,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处理方法对各组大鼠Hb的影响造模前,各组大鼠H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前1天,与A组相比,进行造模的6组大鼠Hb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造模的6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第7天,B组Hb值明显低于其余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E、F、G6组组间比较,C、D、F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G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3组Hb含量显著高于后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第14天,A组Hb值低于造模的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6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第21天,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处理方法对各组大鼠IRF的影响造模前,各组大鼠IR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前1天,A组IRF值低于进行造模的6组,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造模的6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第7天,进行造模的6组IRF值明显低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造模的6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21天,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血虚证大鼠,捻转补泻手法与水平方位左右转针无关,无论何手持针,均拇指前捻用力重为补法,拇指后捻用力重为泻法;2机体自身的虚实状态对补泻效应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在血虚证初期,无论行何种针刺手法,均能产生“补”的效果;3对于放血加限食所致的血虚证大鼠,针刺治疗可改善其外周血循环,但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无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