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等理念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国家民主法治的进步要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地位、内容、途径在理论和实践上亟待进一步探索和明确。本文在深入辨析“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与途径。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重点从内涵、内容和途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关研究的得失作了评述。第二部分,辨析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公民意识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及相应的行为倾向,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公正意识、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公民美德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并形成相应的行为倾向。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推进依法治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四部分,现状及原因分析。缺乏独立地位、内容体系不明确、方法途径缺乏实效、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等制约了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实施。第五部分,论证并分述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公民意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基点,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公民意识教育之基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基本范畴的论述为依据,结合专家学者的相关主张,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意识教育、政治参与意识教育、权利义务意识教育、民主法治意识教育、自由平等意识教育、公平正义意识教育、公共道德意识教育、公共理性意识教育。第六部分,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要把公民知识教育、公民价值内化和公民行动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发挥各种教育途径的功能优势和协同效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有五条途径: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公民意识教育主渠道作用;第二,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第三,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第四,参与社会服务;第五,开拓新式便捷的网络教育平台。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应用比较研究法,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我国政治社会发展形势急需而本学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不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进行研究,重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特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与途径,这是以往研究极少深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