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曲选》看臧懋循的戏剧思想——在戏剧史视野下探讨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戏剧史视野下探讨臧懋循在《元曲选》的编选中反映出的戏剧思想。上世纪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编订《元曲选》的臧懋循是保存元杂剧剧本资料的功臣,但也是大量删改剧本、使得元杂剧失去本来面目的“祸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元曲选》与元刊本之间在情节、思想内容、人物、曲词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并不是臧懋循一个人造成的,而是明人的集体作为。在元杂剧的流传过程中,传抄者、演员、编选者都可以对剧本的内容做出改动。因此,对臧懋循的评价,应当跳出传统的功过观念,分析他在《元曲选》中做出的编选、改动究竟有哪些实际意义。  中国的戏剧观念在明代中后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曲本位”的观念向“剧本位”进化。这种转变是戏剧发展的必然结果。明代的元杂剧选本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选家对元杂剧剧本做出的改动就会受到这种戏剧观念的影响。表现在选本的内容上,就是不仅重视所选剧本的抒情性,也重视其叙事性。表现在元杂剧文本中的变化,就是通过曲词、宾白与科介提示完整地呈现剧情,而不仅记录曲词,用文学语言的书面表达来代替舞台语言。  与明代其他选本相比,臧懋循的《元曲选》在选入作品的题材范围上和作家层次上都较为广泛。《元曲选》收入的元杂剧中,不仅有文辞精美、意境深远、有抒情特色的作品,也有关目精巧、情节曲折、以动作和场面来吸引观众的剧作,而这部分剧作更能表现元杂剧作为一种戏剧形式的本质特点。《元曲选》的成功说明读者对元杂剧选本的世俗性和趣味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也与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有关。  通过将《元曲选》中所收剧本与别本的比较可以看出,臧懋循对元杂剧剧本中的这些内容进行了规范和整理:他丰富了剧本中上下场提示的种类,对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何种上下场提示进行了规范;他的剧本中有很多细节动作提示,通过精确地描述使得动作场景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他对程式化内容进行了整理,使其形式更加规范,而且在剧本中的运用更加符合情理。这表明元杂剧文本发展到明代中后期,更加全面地体现出了戏剧艺术各方面的特点。通过臧懋循的改编,这些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更加规范和精确,程式化内容的特征更加明显,剧本从整体上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臧懋循提出的“当行”理论显示出他对戏曲创作与表演之间的联系的重视,他对元杂剧的改编依然遵循了这样的原则。经过整编的剧本体现的是臧懋循的戏剧观念,这种观念与明代戏曲的发展有更多的联系,反映出人们对杂剧的认识的变化。本文试图在深入剖析《元曲选》与臧懋循的戏剧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戏曲在明代的发展与演变,以此来重新认识臧懋循的《元曲选》的意义与价值。
其他文献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兴起并持续着漂泊母题叙事文学的创作热潮。漂泊母题在中国传统叙事文学中并不热门,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社会、文化、文学等不同层面的现代转
上海工业节能减排四大典型案例分析分别叙述如下:rn1 宝钢集团rn宝钢集团是中国钢铁业先进制造技术的领头羊、环境友好型产品及服务的提供者,同时也是绿色钢铁产业链的倡导者
为了有效提高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针对性。本文以汉语普通话的声母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通过实际调查日本学生对汉语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掌握情况及对汉、日辅音系
比较法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既研究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又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点。该方法亦用于外语教学中。我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
本文全面考察了《左传》、《论语》、《国语》、《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十部能够代表战国时代语言状况的语料,统计
学位
近日,中国的南方正在进行被动式房屋的建造,房屋的设计者Peter Ruge (皮特·鲁格)建筑师事务所通过对被动式房屋的设计为可持续性房屋设立了新的标准。与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相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奥古斯都·斯特林堡(1849-1912)被公认为现代戏剧的先驱之一,其创作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作为一股在19世纪后半期流传开来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与“求新
【目的】分析中国母亲母乳中性寡糖在哺乳期的浓度变化与母亲Lewis/Sec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51位中国母亲产后2,4,13周母乳,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量化计算寡糖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