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对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T分期的老年患者接受上述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后的远期生存状况,评价肺楔形切除术在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2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肺楔形切除术病人中男56例,女27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病人中男101例,女46例。行肺楔形切除术患者其病灶位于左上肺17例,左下肺15例,右上肺27例,右中肺4例,右下肺20例;相对应的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其肿瘤位于左上肺21例,左下肺42例,右上肺48例,右中肺9例,右下肺27例。接受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病理类型结果有42例腺癌,25例鳞癌,9例腺鳞癌,其他类型恶性肿瘤7例;予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有73例腺癌,47例鳞癌,18例腺鳞癌,其他类型恶性肿瘤9例。在TNM分期方面,Ⅰa期患者93例(其中肺楔形切除32例,肺叶切除61例),Ⅰb期患者137例(肺楔形切除51例,肺叶切除86例)。入选标准:(1)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LASLC)2009年第七版肺癌TNM分期标准,分期均为Ⅰ期患者;(2)术前未接受放疗、化疗等抗癌治疗;(3)肺叶切除符合2005年国际肺癌分期委员会关于肺癌完全性切除的手术标准;(4)肺楔形切除:于病肺距肿瘤边缘2cm以上楔形切除肿瘤,切缘均为阴性。对其预后和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率通过Kaplan-Meier方法计算,利用Log-rank方法检验单因素分析中各变量与生存率关系的显著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信函的方式进行,生存时间自手术日起,以月为单位,随访终止日期为2011年1月1日或死亡日期,失访或截止时仍生存者视为删失数据。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T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T分期、淋巴结清扫均是影响70岁以上Ⅰ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肺楔形切除组1、3年生存率与肺叶切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别,分别为89.2%、75.9%vs.89.1%、76.2%(P〉0.05)。肺楔形切除组5年生存率42.2%(35/83),肺叶切除组5年生存率50.3%(74/1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T分期为T1a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vs.53.3%,P>0.05)。与肺叶切除组相比,肺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间短(90±19min vs.133±25min,P=0.035)、术中失血少(10±20mlvs.75±25ml,P=0.031)、术后住院时间短(5.2±2.1d vs.7.4±2.8d,P=0.045)、并发症发生率低(15.6%vs 22.5%,P<0.001)、术后前3天胸腔引流量少(565±115.6ml vs.745±135.6ml,P=0.026);但局部复发率高(16.2%vs 11.46%,P=0.027),远处转移概率也升高(19.2%vs 15.3%,P=0.136)。结论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仍是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肺楔形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高的优点,并且能获得与肺叶切除相同的近期生存率,对于70岁以上的Ⅰ期NSCLC患者,肺楔形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式。T1a期患者行肺楔形切除可获得与肺叶切除相近的远期收益,同时做到了较小的肺组织损失,对肺功能差的高龄T1a期患者推荐行肺楔形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