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论我国刑事诉讼控辩主体地位的制度重构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anliu_b0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辩平等原则是刑事诉讼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若抗辩式的控辩平等无法确立的话,则势必引起刑事诉讼其他基本原则的如同虚设。近年来,控辩失衡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一度被侵犯的案件一再出现,一系列案件一次次地挑战着我国司法机关的执法水平,唤起人们对我国控辩双方地位的重新审视。为此,本文以研究我国刑事诉讼控辩主体地位为重点,首先从控辩平等的理论基础、现代内涵来对控辩平等予以基本的介绍,然后对控辩平等在中国的实现状况予以考察,指出中国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中地位方面存在的显著问题,最后有鉴于中国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重构我国的刑事诉讼主体地位制度,真正实现宪法所要求的“保障人权”。
其他文献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红壤性水田油菜供肥特性和钾肥施用量 .1 8个田间试验施钾油菜籽增产幅度为 7.5~ 90 .8kg/亩 ,无钾区相对产量变幅为 48.2~ 93.1 % .1mol/LNH4OAc提取的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产品也日渐丰富,在满足了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纠纷也逐渐多了起来。如震惊全国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理工科大学生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如何,既关系到他们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也
学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文化,这些辉煌文化是我国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蒙古秘史》法制思想就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独秀,研究这一问题的
民事公益是指在民商事社会生活中,不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者不特定的社会成员公有公用的具有不确定内容的能够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民事利益。民事公益诉讼则是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