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之一,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羽鹤》、《山音》三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川端热,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雪国》译本。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大陆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此后相继有多个译本出现。本论文从中选取了三个较有代表性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这三个译本分别是侍桁的译本、高慧勤的译本和叶渭渠的译本。《雪国》中川端大量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多达62处,为作品增色不少。而且川端笔下的比喻句独具特色。也许是受新感觉时期的影响,川端的比喻句总是求新求异,打破常规,借用动植物来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带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这也使译者翻译起来十分棘手。鉴于此,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将限定在对三个中文译本中比喻句翻译的对比研究。由于译者年龄、性别等的差异,在对译文处理上必然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本文试图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角度对《雪国》的三个中文译本中比喻的翻译展开比较研究。奈达本人对动态对等理论的定义是:所谓的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主体。奈达在后来的《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把“动态对等”的名称改为“功能对等”。在功能对等中,奈达对“信息”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声明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而且也包括语言形式。他认为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奈达认为,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强调译文的有关一切都具有意义,所以我们可以说功能对等其实就是在意义上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刘宓庆先生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传播行为,翻译的实质性特征,是双语在交流中的意义对应转换。“交流中的意义”包括概念意义、语境意义、形式意义、风格意义、形象意义和文化意义。功能对等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做译本对比研究时只能分析出译本是否与原文达到了功能对等,但是到底多大程度上达到了功能对等却无可判定,所以笔者将借用刘宓庆的意义分类将意义分为以上的六种,分析译文与原文在每种意义上达到了多大程度的功能对等,从而得出在整体意义上达到了多大程度的功能对等。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之后,本文作者试图进一步分析译本没有与原文实现功能对等的深层原因。通过对三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知道,译文能否及多大程度上与原文达到功能上的对等,与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有很大的关系。而影响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的因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影响译者的内在因素有:译者的翻译观、翻译目的、翻译风格、对原文中文化因素的理解及译者个人的语言知识水平等。影响译者的外在因素有:社会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赞助人及社会发展水平等。经过一系列的对比分析研究后,我们得出正是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赞助人及不同的翻译观、翻译目的等的影响下,导致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读者收到了不同的阅读效果,即在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方面产生了差异。有的译文与原文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功能对等,而有的译文却没有与原文达到功能对等。鉴于此,要想使译文与原文最大程度上的达到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源语及译语国家的文化,不仅从内容上,而且要从形式上最大程度的与原文达到功能对等。本文作者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对翻译学习者起到一点帮助,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且使他们能对影响翻译的社会历史因素及译者个人主观能动性做进一步的思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