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青少年视屏时间分布特征,进一步评价学习日或周末视屏时间与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的关联。方法选取全国4个城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青少年社会人口统计学、视屏时间以及心理病理症状的信息。于2011年10月,对4个城市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817份,其中男生6644名,女生7173名,平均年龄(14.81±1.80)岁。采用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视屏时间的可能影响因素;最后,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视屏时间与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周末视屏时间明显大于学习日视屏时间,学习日15.1%学生平均每天视屏时间>2小时,而到了周末,每天视屏时间>2小时的学生比例为58.5%。在学习日,青少年平均每天视屏时间>2小时的危险因素有:居住重庆、男生、初中生、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自评父母期望值中等及低、自评体型胖、吸烟、饮酒。周末青少年每天视屏时间>2小时的危险因素有:居住沈阳、男生、高中生、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自评经济状况中等及好、自评学习成绩中等及好、自评父母期望值中等、自评体型胖、不吸烟、饮酒。本研究中,中学生心理病理症状的检出率为21.7%;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的检出率分别为25.8%、38.5%和14.5%。控制了地区、性别、年级、独生子女、自评家庭经济、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自评学习成绩、自评父母期望值、自评体型、吸烟和饮酒等可能混杂因素后,学习日平均每天视屏时间>2小时可增加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OR=1.59,95%CI:1.42~1.78)、情绪问题(OR=1.57,95%CI:1.41~1.74)、品行问题(OR=1.43,95%CI:1.29~1.57)和社会适应困难(OR=1.69,95%CI:1.49~1.92)的发生风险;周末平均每天视屏时间>2小时也增加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OR=1.90,95%CI:1.74~2.08)、情绪问题(OR=1.90,95%CI:1.74~2.07)、品行问题(OR=1.97,95%CI:1.83~2.12)和社会适应困难(OR=1.77,95%CI:1.59~1.97)的发生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以学习日视屏时间和周末视屏时间均≤2h·d-1为参照,调整过混杂因素后,学习日视屏时间和周末视屏时间均>2h·d-1的中学生心理病理症状(OR=2.52,95%CI:2.20~2.89)、情绪问题(OR=2.50,95%CI:2.21~2.85)、品行问题(OR=2.32,95%CI:2.07~2.61)和社会适应困难(OR=2.53,95%CI:2.18~2.95)的发生风险均最高。结论青少年周末视屏时间高于学习日视屏时间。较长的视屏时间可能增加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发生的风险。